一加輔食就積滯要消食導滯嗎?家長要掌握4點

許尤佳

2021年03月19日08:0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6月齡前,寶寶一切安好﹔6月齡后,家裡買了破壁機、料理機,開始跟著網上流行的嬰兒輔食食譜給孩子加營養。自此之后,寶寶開始狀況頻出。”

不止有一位家長和我說過類似情況,孩子加輔食后,開始大便偏硬、有殘渣,情緒煩躁、經常夜啼“要喂奶”,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長濕疹……這些都是孩子偏虛弱的“后天之本”脾胃出了問題造成的。

添加輔食的時間、方法不對,過度地添加,甚至超過主食的比例,都會損害脾胃消化。不及時補救,1歲前沒有給寶寶打好脾胃消化的基礎,之后孩子的體質就容易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嚴重的還會有過敏體質。

如何正確給孩子添加輔食?

給孩子添加輔食的原則:按需喂養。即順應嬰幼兒生長發育特點,呵護寶寶成而未全的脾胃消化,以不傷脾胃、保証消化能力強健為前提。我建議剛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家長重點掌握以下幾點:

① 不要過早添加輔食

足月齡出生、體質比較健康、生長發育達標的寶寶,素來消化不錯的,可以在6月齡之后開始嘗試添加輔食。不要因為寶寶身高體重稍不達標,通過盡早添加輔食補充營養。越是早產、多胎、先天稟賦不足的寶寶,就越要注意科學喂養。這類6月齡一加輔食就積食的寶寶,7~8月齡開始添加輔食其實對身體更好。不要擔心母乳、奶粉的營養不夠。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寶寶的消化功能更成熟一些。

② 寶寶不吃不強喂

寶寶如果餓了,肯定會表達出對食物的渴求,用不著家長多操心,就會用喊叫甚至哭鬧要奶、要食物。換而言之,哪怕寶寶隻吃一兩口就不肯吃,也不要擔心ta不飽,費盡心思哄喂寶寶多吃點。不想吃往往意味著身體已經給寶寶傳達“足夠”的信號:再吃多,身體就會不消化、不舒服。

③ 奶與輔食分開喂

“食后不可與乳,乳后不可與食。”奶和輔食連著吃,家長和寶寶都比較難把控恰到好處的進食量,很容易造成積食。

至於寶寶先吃輔食還是先吃奶,很多育兒專家各持觀點。我認為孩子剛加輔食、以吃米糊、米湯、泥狀軟食的時候,對奶的需求量比較大,而對輔食還在適應階段,建議在兩頓奶之間添加少量輔食,量不要過多,讓寶寶吃太飽太撐。

剛開始添加輔食,還有讓孩子對奶以外的食物產生好奇心的作用。等到寶寶以飯為主,奶為輔的時候,飲食結構逐漸向成年人過度,通常是在輔食之間喝適量奶。隨著孩子飲食主次的改變,輔食的頻次從每天1次逐漸增加到2~3次﹔喝奶頻次也從之前的每天6~7次減少到3次左右。

④ 添加輔食不當,有積食時及時處理

寶寶的消化能力因添加輔食后下降。比如吃過輔食后,第二天食量有減少。就要減少輔食,並把輔食煮得更軟爛。

喝配方奶粉的寶寶要減少奶量。奶粉沖少1/3,沖的水不變。如果孩子因為不適應減量而哭鬧,喂奶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1分鐘。

積食嚴重的寶寶可以服用2~3天的三星湯/新三星湯助消化,期間減少奶量和輔食,甚至暫停輔食﹔因積食而睡不寧、夜啼、情緒暴躁的寶寶,可以用三公仔保濟口服液。

用助消化的小兒推拿手法,如清脾經、清胃經、順逆摩腹等。

我總說“1歲看到老”,就是1歲前孩子脾胃消化好,孩子之后的生長發育就不會太差。所以輔食添加、科學喂養是十分重要的育兒知識。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李慧博、楊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