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心律失常等於冠心病?聽聽醫生怎麼說

劉敬、尹燕萌
2021年09月28日11:10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心律失常和冠心病,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系?一些常見的心律失常、心慌心悸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又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呢?

生理性心律失常和病理性心律失常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是生理性心律失常,如飲酒、感冒、不當飲茶或過量喝咖啡都會引起心律失常、心慌心悸、以及胸悶胸痛等症狀。

病理性心律失常,主要發生在患有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瓣膜病,以及風濕性心臟病的患者當中。

不少人認為自己有心律失常就是患上了冠心病,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冠心病會導致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不完全是冠心病所致的。

生理性心律失常的危害程度

勞累、著急、情緒激動,會導致心慌、胸悶、氣短,這種情況我們通常稱之為“功能性心律失常”或者“生理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本身沒有器質性的病變,而是由於功能性的病變引起的心律失常。舉個例子,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房顫。

有的人夏天喝冰鎮飲料就會引發房顫,這是典型的功能性房顫。簡單來說,冰鎮飲料刺激了食道粘膜,突然的刺激使心跳節奏不規律,這就是房顫。這類情況我們往往不需要進行特殊的處理,避免易患因素即可。而且預后基本沒有不良反應產生,因此不必過於擔憂。

出現心律失常症狀后該怎麼辦?

如果患者排除了心臟器質性病變,那就是良性的心律失常,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有明顯症狀,患者會產生暈厥、短暫抽風、手足抽搐、牙關緊咬,甚至大小便失禁。發生這些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另一種是沒有明顯的症狀,屬於單純陣發性的心慌,醫學上又稱作陣發性的房顫。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做心電圖后,根據具體結果進行下一步治療。居家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自測脈搏,結合血壓的情況自行判斷,有可能是竇性心動過速。但如果心慌嚴重,應及時就醫或撥打120。

哪些人屬於高危人群?

心律失常合並冠心病的患者屬於高危人群,引發這些疾病的危險因素包括“三高”,以及抽煙、飲酒等行為。

老年朋友屬於高發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能否接種新冠疫苗?

接種新冠疫苗的關鍵在於是否有過敏體質,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需要對此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所以我們應該在接種新冠疫苗前,將自己的實際身體情況如實向醫生匯報,一般情況下都是安全的。

本文由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心內科主任鐘敬泉進行科學性把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梅藝璇、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