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臨床化驗有偏差?“標本源”你做對了嗎

陳夏琳、杜鈺君
2021年09月29日13:02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明明沒病,卻由於化驗誤差,幾次輾轉奔波於醫院的故事。事實上,化驗前的准備與標本合格與否直接影響到最終的臨床化驗結果。60%以上的臨床檢驗誤差都來源於標本錯誤的留取,難以真實地反應患者機體狀況。

便常規遇到的問題

臨床工作中較常見的病例就是嬰兒腹瀉,為了找到該病因往往需要進行便常規檢驗。有的患兒家屬直接拿著帶有糞便的紙尿褲讓醫生在上面提取標本。然而,紙尿褲上殘留的患兒尿液可能會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從而不能反映患兒的真實狀況。要想得到准確的結果,患兒家長最好重新取樣並將樣本放在干淨的器皿中及時送檢。此外,要注意送檢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否則也會影響檢驗結果。

尿常規遇到的問題

留取尿液標本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女性在月經期間不要做尿液的檢測。另外,外留尿標本有一個原則,就是要保証新鮮。

有些患者由於行動不便而選擇在家留取標本再送檢,期間耗時太長,標本中的化學物質已完全改變,細胞也可能已經溶解,從而導致其結果難以反映當時患者機體的真實狀況。

因此,醫生建議患者從標本離體到送至實驗室不要超過一小時,最好是在半個小時內送檢。這樣做才不會因標本不合格,出現錯誤檢測結果而耽誤診治。

為什麼有時需要空腹?

有的檢測之所以要求空腹進行檢查,是因為飲食會對一些檢測項目有影響或造成干擾。目前生化等檢測項目是通過各種化學方法、儀器等間接檢測標本中的某種成分、含量。

對空腹要求最為嚴格的項目為葡萄糖和甘油三酯。任何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都會引起血糖的升高,而飲食的攝入會影響甘油三酯的測定。免疫項目的檢測一般對空腹沒有太嚴格的要求,但食物裡可能含有的某些激素成分會影響生殖激素水平的測定。

檢測前的空腹時間如何定?

空腹時間也有講究。大多數人都認為空腹時間越長越好,實際並非如此。通常8∼10個小時就足夠了。也就是說,如果明天要採血化驗,那麼今天晚上八點以后就不要再吃東西,正常飲水是可以的,但其他的飲品不允許喝。

本文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檢驗科副主任劉向祎進行科學性把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陳夏琳、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