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病恥感!關於癲癇病這些知識要了解
2021年09月29日13:17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今年國際癲癇關愛日的主題是“癲癇關愛在社區”。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社區已然成為了疾病防治管理的前沿。但由於社會大眾的歧視和誤解,癲癇患者容易隱瞞病史,給癲癇社區管理帶來困難。
專家表示:需要消除社會大眾對癲癇的誤解和歧視
中國抗癲癇協會會長洪震表示,癲癇對於個人、家庭和社會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社會公眾普遍存在對癲癇病的誤解和對癲癇患者的歧視。癲癇發作在給患者帶來生理痛苦的同時,也產生了極大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患者和其家庭的生活質量。
由於文化上對癲癇存在誤解,社會上對癲癇存有偏見等原因,部分患有癲癇的病人會存在一定的病恥感,這也造成了很多患者諱疾忌醫。
癲癇要從病因上治療,盡量避免影響腦發育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及兒科癲癇中心主任姜玉武表示,癲癇的治療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內科與外科。治療前,首先要對癲癇進行詳細評估,明確引起癲癇的原因。這些原因一般分成遺傳、代謝、結構、感染、免疫、原因不明這六類。
癲癇除少數情況外一般首選藥物治療,如果藥物治療不好,再評估原因。如果是進行性加重的結構問題,包括如腫瘤,或者是有明確的局灶性癲癇病灶,都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如果定位准確,70∼80%的兒童癲癇患者術后發作可以被完全控制。
兒科醫生除了盡量控制好癲癇之外,還需要特別關注孩子將來腦發育的問題。癲癇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干擾腦發育,大腦通過不斷學習形成正常的腦電傳導通路和腦網絡,而當兒童期癲癇發作的時候,會干擾這種學習記憶能力,影響正常的生理性電活動對於腦發育的塑造過程,從而導致腦發育障礙、遲緩。
本文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病學研究所所長洪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及兒科癲癇中心主任姜玉武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陳夏琳、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