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怎麼治?專家為您護航

王婉瑩、王奕蘇
2021年10月25日15:12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很多老年人一到冬天就出現腿腳發涼、麻木的症狀,這種情況下需要警惕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全身動脈硬化在下肢的表現,其早期症狀常表現為發涼、麻木,腿部肌肉出現痙攣。如果血管狹窄加重,就會出現“間歇性跛行”。本文中專家從四個方面介紹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治療手段。

1.生活方式的改變

最重要的是對於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適量的運動、低鹽低脂的健康飲食、控制體重、絕對戒煙等。

2.危險因素的控制

對於危險因素的控制,即對血壓、血糖、血脂的控制。隻有對這些危險因素達到有效的控制,才能夠延緩或者避免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的發生。

3.藥物治療

如果具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高危因素,需要第三階段的治療,即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包括常見的抗血小板治療,這和冠脈甚至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手段完全相同,如服用阿司匹林。又比如降脂治療,如服用他汀類藥物。

隻有通過藥物治療,才能夠對一些早期輕症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達到好的療效。

另外,如果出現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在給予抗血小板治療、降脂治療之外,還可以通過擴血管治療來促進肢體遠端的血供,來延緩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發生和發展。

4.介入治療

目前對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治療的方式是比較多的,尤其是介入治療方面的進展非常快速。在早期,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治療方面,對於下肢血管狹窄或閉塞,隻能採用搭橋的方法。后來隨著介入技術的發展,球囊擴張能夠達到比較好的即刻的療效,但長期效果不佳。后來又發展到支架的植入,近期和中期的效果非常好,但長期效果不盡滿意,容易發生支架的再狹窄、斷裂或閉塞。

隨著技術治療的發展,目前我們可以做到沒有金屬植入物而同樣進行血管血運的重建和開通。比如各種不同的減容措施,通過介入的微創的辦法,去除血管內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的斑塊,再通過藥物球囊,使藥物釋放到血管壁,來保証血管的長期療效。

因此,目前對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介入治療或腔內治療方面進展非常快,手段也很多,傳統的隻使用支架植入的觀念得到了改變。

中老年患者隻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重自己生活方式的改變,注重危險因素的控制,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信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發展會最大限度地被延緩甚至消失。

專家: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佟鑄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王婉瑩、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