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佩戴有學問,這些注意事項請牢記

對於出現聽力損失問題的老人來說,如何通過助聽設備保持與外界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但佩戴助聽器並非如同戴眼鏡那樣簡單,這些注意事項,在選擇和佩戴助聽器時需要牢記。
選配助聽器時有何注意事項?
對老年朋友來說,佩戴助聽器不僅能夠使交流更加順暢,同時也有助於維持較好的認知能力和平衡能力。佩戴助聽器可以防止老人因溝通交流不暢而出現認知能力下降和精神心理問題,以及防止老人因平衡能力下降導致在日常行動中產生一些有可能損害身體的行為。
需要注意的是,助聽器不是自行選購的,而應該是驗配、選配的。因為每個人的聽力損失程度不同,即便是聽力損失程度相似的患者,聽覺功能、分辨能力也可能不一樣。另外,助聽器的佩戴使得聲音在聽覺系統傳遞的過程需要進行聲音信號的轉換,對聽覺系統的適配性要求也比較高。
所以,如果老年人發現自己聽力有問題,首先需要去醫院做詳細的聽力檢查。如果醫生建議需要佩戴助聽器,那麼老人就需要根據前期檢查結果,通過正規的助聽器驗配流程來選擇合適的助聽器。
老年人在助聽器的佩戴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先,配備了助聽器之后,老人需要和聽力師、驗配師保持后續聯系。此舉主要是方便專業人員對其進行長期的隨訪復診,以及為老人講解助聽器的正確使用方式、后期的適應性指導和干預指導。
其次,老人佩戴了助聽器之后家人也需要多加注意。由於老年人的手指操作能力、視力、認知功能都不如年輕人,家人更要耐心地給予幫助。同時,家人也需要體現出支持的態度,包括精神上的支持、態度上的支持,以及交流方式上的支持。平常與老人溝通的時候可以放慢語速,並且盡量進行面對面溝通。
對於已經佩戴助聽器的老年人來說,日常生活中可以進行怎樣的康復訓練?
已經佩戴助聽器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進行積極的訓練。一般來說,醫生也會給老人留一些“作業”。比如,建議老年人在晚上七點收看新聞,因為新聞播音員的發音、語速都比較適中,對於老人來說理解起來會更容易。此外,像聽評書、朗誦、讀報紙等業余愛好,都是讓老年人盡快適應助聽設備的方法。老年人對佩戴助聽器的適應期越短,其使用起來也會更自如。
不適合佩戴助聽設備的老年朋友,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
助聽器分很多類型,一些長期患有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老年人,可能經常處於濕耳狀態,因此選配傳統式助聽器對他們來說就很不方便,這種情況下可以選用骨導式助聽器。除此之外,植入中耳的技術、人工耳蝸植入技術也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聽力問題,但是這些就需要做手術。
如果家裡的老人既不適合佩戴助聽設備,也不能夠接受手術治療,那麼這個時候家人就需要尋找一種恰當的方法來和老年人溝通,例如用手寫板、手機軟件交流,或者近距離、放慢語速與老人溝通。
歸根到底,家屬們平時應該多加留意,一旦發現老人在溝通時總是出現聽不清、聽不懂的情況,就需要立刻重視起來,及時送醫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臨床部副主任王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