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膝關節經常“打軟腿”怎麼辦?專家這樣說

馬迎輝
2022年08月19日08:20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很多中老年人,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正常走路或上下樓梯時,突然感覺膝關節發軟、吃不住勁,有想跪下去的感覺,有時甚至會出現劇烈疼痛卡住的感覺,這就是“打軟腿”,或者稱為“膝蓋打軟”,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這種毛病不僅限於中老年人,在一些喜歡運動的年輕人身上也會出現,但不同於年輕人,中老年人出現“打軟腿”的症狀,多數還是因為自身年齡的增長,骨頭質量的下降,加上年輕時膝關節的過度使用或者有外傷的情況,導致膝關節的一些損傷和退變,這些損傷和退變發展到一定程度,當膝關節處於特殊的一些體位時會誘發短時劇烈的疼痛,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受到這種短時劇烈疼痛的刺激,大腦會出於保護受損部位而發出停止繼續損害的指令(當然這個過程非常的短暫),膝關節周圍軟組織會突然痙攣,使其突然停止工作,繼而出現“打軟腿”的症狀。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具體有哪些損傷和退變。

退行性病變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在臨床上常見病就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見於中老年女性,往往在膝關節上會出現骨質增生,即通常所說的長“骨刺”,早期軟骨的退變形成髕骨軟化,中晚期軟骨剝脫,骨刺脫落形成游離體。隨著關節的活動,游離體在關節內四處游走,當正好位於關節間隙內時,與關節面相擠壓突然產生的疼痛就會刺激膝關節周圍軟組織會突然痙攣,繼而出現“打軟腿”的情況。這個游離體會損傷到上下關節面的關節軟骨,就像我們穿的鞋子裡有個小石頭一樣,它會時不時的硌腳,次數多了就會把腳底的皮膚硌破。

半月板損傷

膝關節半月板是位於大腿骨(股骨)、小腿骨(脛骨)關節面之間兩個呈楔形狀的纖維軟骨板。有防止磨擦、減少震蕩,散布滑液,潤澤關節,和吸收熱量等功能。當膝關節處於彎曲時,突然地旋轉,半月板可能會被卡在大腿骨(股骨)和小腿骨(脛骨)之間而損傷。半月板損傷后關節可產生疼痛,腫脹,關節內積水,甚至會產生打軟腿或卡住(交鎖)的症狀。由於半月板的損傷,膝關節活動產生障礙,日久肌肉產生了廢用性萎縮﹔肌肉萎縮越嚴重,下肢乏力現象亦越明顯繼而出現,膝關節不穩定的感覺,尤其是走高低不平的道路,或上下樓梯台階時最為明顯。如果頻繁出現打軟腿或者卡住(交鎖)的症狀,不光患者容易跌倒,久之也會損壞關節的軟骨面,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慢性滑膜炎性疾病

一些中老年喜歡經常步行、爬山、跳舞或者蹲起運動鍛煉,膝關節長期摩擦引起關節內脂肪墊,關節囊充血、肥厚並發生滑膜的炎症,從而引起膝關節的疼痛,腫脹積水,反復發作,可逐漸發展成為膝關節慢性滑膜炎和滑膜皺襞異常肥大,從而會造成“滑膜嵌頓”,就像關節腔內像水草一樣漂浮的滑膜突然被夾擠在關節之間﹔或者增生肥厚的滑膜皺襞和相鄰的大腿骨(股骨)產生摩擦和擠壓,同時產生大量積液,使患者感覺膝關節打軟、疼痛、腫脹、壓痛,甚至出現交鎖症狀,影響正常活動。

針對以上一些老年人常見的引起打軟腿的疾病,保守治療效果往往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需要進行微創手術來解決。

膝關節鏡手術就是利用微創的關節鏡技術,對膝關節內部進行直觀的檢查,發問題所在,並對有問題的組織結構進行必要的清理、修復甚至是重建。通常的做法是在膝關節前方膝眼的位置兩邊各開一個1厘米左右小口,一側關節鏡鏡頭通過光纜傳輸到電腦屏幕上進入觀察,另一側切口進入手術器械,之后在關節鏡觀察范圍內進行手術。

膝關節鏡手術的優點在於:手術創傷小,治療精准,術后病人恢復快,通常情況下,術后當天即可下地活動,術后2-3天病人即可出院。出院后可進行日常的基本活動,對生活的干擾很小,因此越來越得到醫生的認可和患者的接受。

對於滑膜病變為主、反復腫脹的患者,也可以通過更微創的腔鏡下針刀治療(針刀鏡)來解決。針刀鏡一般隻需要一個切口,隻有2~3毫米,在腔鏡直視下採用銳性及鈍性針刀,在不損傷整體結構的情況下,可以對局部進行鬆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配合沖洗,可以消除炎症因子,迅速去除疼痛。結合局部給藥或者臭氧治療,可以抑制滑膜增生,達到徹底治療的作用。由於針刀鏡損傷小,可以在局麻下完成,患者兩小時后即可恢復正常活動,術后1天即可回家。

本文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光華醫院頸肩腰腿痛科/關節康復科/針灸推拿二科主任程少丹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王燕華、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