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如果…就会…”的心理到底有啥意义?

2017年07月12日14:27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类人,他们总是唉声叹气:把事情搞砸时,他们会想,“如果当初不选择那种方式,就不会出问题了”;把任务完成时,他们会想,“如果当初换一种方法,就能获得更多的收益”。那么,总是思考“如果……就会……”这种假设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4月14日,在2017年菠萝科学节上,有人贩卖“后悔药”。

(龙巍/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在学习英文语法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种被称为虚拟语气的语法,用来表示与事实相反的情况。在心理学中,与这种虚拟语气类似的心理被称为“反事实推理”或“反事实思维”,指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否定,然后重新表征,以建构一种“具有可能性的假设”的思维活动。这种心理最常见的表述是:“如果当时……,就会(不会)……”等。根据“反事实推理”的结构,可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加法式和减法式。前者假设我们做过一个本没有做的事情;后者假设我们没有做某个已经做完的事情。

很多“反事实推理”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但它却可能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不同内容和方向的“反事实推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情绪,进而影响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比如一般来说,在运动比赛中拿了银牌的选手会比拿了铜牌的选手更高兴,但事实也可能与之相反,因为银牌选手可能会想:“真倒霉,我如果再努力一点就能拿到金牌了”;铜牌选手则会想:“真幸运,我如果稍微失误一下就可能与奖牌失之交臂了”。而在接下来的训练和比赛中,银牌选手可能会因此丧失斗志。

由此可见,“反事实推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我们的消极情绪,进而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但这种“反事实推理”难道没有任何意义吗?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来研究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进而帮助自己改进策略,然后更加高效地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因此对于重复性的任务来说,适当的“反事实推理”能够起到很多积极作用。

那么,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进行“反事实推理”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1、认识到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所以不应该懊悔和痛苦,而是要从中学习经验和吸取教训,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接下来的工作。

2、对于比较消极的人来说,应该调整思维方式,有意识地利用“反事实推理”来帮助自己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从而更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秦佳悦)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责编:赵鹏(实习生)、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