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聋九哑”已成过去式 及早干预可使听障儿童开口说话

2017年10月11日08:46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身体健全的人可能很难想象无声世界的模样。有些人认为,听力障碍会导致语言障碍,因为听力障碍患者不知道别人说什么,自然也就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于是便有了“十聋九哑”的说法。事实上,如果能及早进行干预,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以下简称听障儿童)也能开口说话。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3月1日,在合肥市瑶海区心怡康康复训练中心,听障儿童在特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语言训练。(解琛/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为什么会有“十聋九哑”的说法呢?《中国教育报》介绍,幼儿在学习说话的时候会经历这几个步骤:1.模仿周围人的发音,边听边说;2.在肯定和校正中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3.逐渐理解不同发音对应的含义,并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在过去,康复治疗技术相对落后,听障儿童如果听不到声音,就无法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进而会错过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以致终生都无法说话,这就是造成“十聋九哑”的原因。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如果及早对听障儿童进行听力干预,让其接受语言教育,也能使其获得开口说话的机会。

人民网广西频道介绍,目前听障儿童的康复形式主要有3种:

1.机构康复:听障儿童在康复机构接受全日制康复教育,专业人员直接对听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对家长给予一定指导。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3岁~6岁的听障儿童。

2.家庭康复:听障儿童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家长可接受康复机构的指导。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3岁以下的听障儿童。

3.随班就读:听障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家长在家对其进行康复强化训练,同时,听障儿童可定期接受康复机构指导。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3岁以上、具备一定听觉语言能力基础的听障儿童。

值得注意的是,据《山西日报》报道,无论采取何种康复形式,都要坚持全面康复的理念,即不仅要关注听障儿童听觉、语言的发展,还要关注其认知、情绪、行为、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此外,新华网提醒大家,0岁~3岁是儿童的语言期,也是治疗听力障碍的最佳时期。(赵晨龙)

本文由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孟昭君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编:赵鹏、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