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后心情会立马变好?别让误解“玩坏”抗抑郁药

2017年11月16日14:34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抑郁症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了,很多人都饱受抑郁症的折磨。有些抑郁症患者在就医时会被建议服用抑郁药,但服用抑郁药也要注意,千万不要陷入以下3个误区,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吧!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4月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社区健康教育馆,社区青年志愿者、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汪媛媛(右)正为来自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钱桥镇的王进红(左)免费进行心理咨询。(张洪金/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误区一:只要出现抑郁,就应服用抗抑郁药

患者:“医生,我这几天非常抑郁,你为什么不让我服用抗抑郁药?”

医生:“首先,抑郁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出现抑郁情绪并不代表患有心理疾病。其次,即使患有某些心理疾病,也未必都是抑郁症,以双相情感障碍症为例,该病患者不仅会出现抑郁情绪,还会交替出现躁狂,即情绪异常高涨的症状,治疗该病应以心境稳定剂为主,一般不需要加用抗抑郁药,即使加用抗抑郁药,也要避免服用容易诱发躁狂症状的药物,如帕罗西汀、氟西汀等;再以精神分裂症为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能出现抑郁情绪,但在治疗过程中还是应该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

误区二:服用抗抑郁药后心情马上就会变好

患者:“医生,我服用抗抑郁药都一个多星期了,但心情仍然很差,是不是这种药对我没效果啊?”

医生:“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后并不一定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通常来说,抗抑郁药的起效时间一般为两周;如果连续服用足够剂量的抗抑郁药4周到6周后仍然没有效果,才能判定该药物无效。”

误区三:抗抑郁药有副作用,所以少吃点好

患者:“医生,我担心抗抑郁药的副作用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减半吃行不行?”

医生:“抗抑郁药的服用剂量范围经过了大量临床研究,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服药方案。服用足够剂量的抗抑郁药才能在体内形成稳定的血药浓度,即血浆内药物的浓度,进而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如果在服用抗抑郁药时擅自减少服药剂量,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因此延误治疗时机,进而引发更大的危害。此外,每种药物都有可能出现副作用,抗抑郁药也不例外,但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特征来选择药物,尽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大家无需过度担心,还是应该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如果由于服药方式不当等原因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感,则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到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情况为患者调整用药。”(梁韵淋)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骆艳丽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相关链接:

·《如果你身边有人患了抑郁症 你能为他做些什么?》

(责编:赵鹏、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