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教成“妈宝” 养育孩子也得学会“断舍离”

2018年02月01日08:03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很多父母认为,爱孩子就要给予孩子全部的爱,不离不弃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承诺。然而,养育孩子其实是一个“断舍离”的过程,正如现代作家龙应台在其作品《目送》中所写:“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6月16日,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庄曹大地幼儿园,老师在安慰一位想家的小朋友。(沈果/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事实上,父母如果过于“舍不得”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阻碍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形成,导致孩子在本该独立的年龄还过分依赖父母,成为俗称的“妈宝”。“妈宝”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也很难承担起自己的婚姻、家庭责任,所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父母过于“舍不得”孩子的行为会削弱孩子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有可能让孩子患上“依赖型人格障碍症”。其中,依赖型人格障碍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经常会出现害怕、孤独、无助、焦虑等负面情绪,而且更容易受到伤害。

那么,在给予孩子充分关爱的前提下,父母应该如何“断舍离”呢?

1.断,即断掉“把梦想强加给子女”的念头。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父母让孩子多学习一些才艺、多掌握一些本领无可厚非,但要知道,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并非父母人生的延续,父母切勿将自己未竟的事业或未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荷、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阻碍孩子的心理成长。

2.舍,即舍弃“自以为是”的心态。很多父母都有一种“自以为是”的心态,常见的表述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于是便习惯于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指导孩子的生活。事实上,虽然父母的人生经验的确可以给孩子提供一定的借鉴,但父母和孩子毕竟属于两代人,二者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理念,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人生经验未必全部适用于孩子。因此,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并适时、适度地给孩子提出建议,而非强行替孩子做出判断和抉择。

3.离,即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给孩子强加过多的爱。父母通常会通过某些具体形式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意,比如嘘寒问暖、添衣加饭等,但在表达爱意的时候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想想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不要给爱贴上道德标签,认为只要从爱的角度出发,便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特别是当孩子长大的时候,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唐义诚)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责编:赵鹏、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