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很怕“冷” 冬季“护心”你需要知道这些

2018年02月06日14:01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平均每家医院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急诊量比平时至少增加30%~50%,其中以中老年患者居多。那么,如何在寒冷的季节里进行自我保护,以预防疾病发作呢?

老年人冬季外出要注意保暖(图片来源:东方IC)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寒冷季节里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

1.寒冷季节气温较低,尤其是寒潮到来时,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会随着气温、气压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低温状态下人体血管容易收缩,而血管收缩会促使体内产生刺激血管内皮增生的物质,导致血管发生斑块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血管很容易发生痉挛和斑块破裂的现象。其中,心脏冠状动脉痉挛收缩会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冠脉栓塞,从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动脉痉挛会引发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等疾病;而脑动脉斑块破裂则会引发脑出血等疾病。

2.在血管收缩的时候,血液循环阻力也会随之增加,导致血压升高,而原本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则会发现此时的血压比夏秋季节的血压明显升高,若不及时调整服用的降压药的用量,则会导致原本硬化的血管难以承受强大的内压进而引发某些脑血管问题或导致心肌梗死。

3.春节即将来临,各种各样的美食令人难以抵挡,但在暴饮暴食后,心脏会输出大量血液供给胃肠,这不仅会增加心脏负担,加大心肌耗氧量,还会激发胃-冠状动脉反射,即胃扩张后促使冠状动脉反射性收缩,造成冠状动脉的血液供给减少,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可能在夜间或次日早晨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针对不同原因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应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1.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出现头晕、头痛、头胀、眼花、胸闷、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自测血压,如果收缩压大于180mmHg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应马上服用紧急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等,用药半小时后再复测血压,若血压还未下降,则需立即去医院接受降压治疗。

2.对于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既往病史的患者来说,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吸烟、饮酒等因素常常会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通常会出现胸骨后疼痛,同时还会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在心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坏死, 6~8小时左右完全坏死,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3.脑梗死常在睡眠中起病,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初始时,患者会出现眩晕、复视、呕吐、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发病后会根据脑梗死的不同部位,出现构音障碍、失语、面瘫、舌瘫和偏身等症状,症状于发病的1~2天后最为明显;急性脑出血好发生于50岁~70岁的人群,多在情绪起伏较大时发病,发病时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急性脑出血疾病患者出血量较大时,会很快昏迷甚至停止呼吸。所以,发生急性脑血管疾病时,不论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都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俗话说:“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在寒冷季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高血压患者要定时监测血压,积极降压。目前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主要由动脉血管硬化、顺应性减退、血管压力反应敏感性降低等所致。一般来说,人体的血压低谷在每天凌晨2~3时,高峰在8~10时和16~20时,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天在8时、12时、16时及睡前21时定时监测血压。若血压呈偏高态势,可服用一些降压药,例如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尼莫地平等)、长效ACEI类(如赖诺普利、培哚普利等)、ARB类(如代文、科素雅等),这些降压药对控制血压升高有良好效果。另外,对于心脏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以及动脉硬化患者来说,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

2.外出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因为寒冷的天气会造成人体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所以建议老年人外出时要注意保暖,这样有利于血管收缩。另外,在寒冷季节最好避免晨练,建议在上午10时以后,等室外温度上升后再出去锻炼,或者可以在家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

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外出时要注意携带急救药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寒冷天外出旅游前需全面接受体检,排除心脑血管闭塞或重度狭窄等问题。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等急救药物,当心脏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嚼服300mg阿司匹林或口含硝酸甘油一粒,然后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免发生危险。

4.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服用中药材,以保养、调理身体。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呈“血瘀”体质,这些患者平时可选用丹参、山楂、益母草、葛根、红花、当归等中药材煮水喝,有活血通络的功效;还可选用黄芪、当归、红花泡脚,以活血通络、降压助眠。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治医师王文清

本文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熊旭东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编:任妍、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