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信念成为“执念” 三招教你收获幸福

唐义诚

2018年04月23日13:03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如今,幸福感成了衡量个体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更加幸福,于是为之努力奋斗、挥洒汗水。然而,幸福却是一个比较“奇妙”的东西,有些人手到擒来,有些人却求之不得。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幸福呢?美国语言学家约翰·格林德和心理学家理查德·班德勒创立了一门叫做“神经语言工程学”的学问,旨在研究大脑如何工作。按照该理论,个体要想获得幸福,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11月28日,老师正在为同学穿戴衣帽。(王友波/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1、铲除“信念绊脚石”。众所周知,信念是支持个体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之一,但并非所有信念在所有情况下都会给个体带来正面影响,比如当个体对信念抱有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或对信念缺乏全方位的理解,信念就有可能成为个体成长中的绊脚石。因此,个体要知道信念只是帮助自己成长的因素之一,要学会改变信念,铲除那些不利于自己成长的信念绊脚石,不要被信念左右,更不要赋予信念某些不必要的意义,以免让信念成为“执念”。

2、增强自我价值感。价值感是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感觉不幸福,是因为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一般来说,个体的价值感来源于某些“成功”的经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成功”并非具体、表面的成功。个体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为之付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因此,个体要学会给自己设定目标,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并承担起责任,不断努力,以获得自我价值感。

3、树立“大局观”。通俗地来说,大局观就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能够从长远考虑,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并坚持到最后。大局观是获得幸福的秘诀,因为只有树立大局观,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获得长远的考虑,而不是纠结于眼前的问题。比如对于某个烦恼来说,如果以“天”为单位来看待,那么该烦恼可能让自己一整天都开心不起来,自然也难以觉得幸福;如果从“一生”的角度来看待,那么该烦恼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自己有着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样就不会纠结于眼前的烦恼,而会在追逐长远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幸福。

作者: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专家唐义诚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责编:赵鹏、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