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言减肥却越吃越胖?3招教你学会“建立新行为”

唐义诚

2018年05月09日13:06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扬言减肥却越吃越胖?3招教你学会“建立新行为”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7月12日,在河南省体育中心,小胖墩们在进行训练。

(张涛/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总和朋友扬言说要减肥,但自己却越吃越胖;梦想当个作家,但总会被各种事情耽搁,结果很长之间之后仍然只字未动。此类现象涉及到“新行为的建立”,举例而言,如果你很胖,那么减肥对你而言就是一种新行为;如果你想当个作家,那么学习写作的过程就是一种新行为。

美国心理学协会会员戴维·L·华生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教育和心理学名誉教授罗兰德·G·夏普在《自我导向行为》一书中提到,新行为的建立和个体的自我完善、提升、改进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事实上,几乎所有改进计划都涉及到新行为的建立。这里介绍几种建立新行为的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改进自己。

1、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片面或错误的自我认知往往会阻碍新行为的建立。举例而言,有些人会把行为、成就等归因为自己不可动摇的个人品质,但这种观点忽略了环境的作用,使个体容易对自己过于苛求,进而导致内耗过大,超出自我调节的范围,长此以往,个体就很容易出现挫败感,并有可能一蹶不振。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自我观察技巧,即“记录结构化日记”,该日记包括前提、行为、结果三个部分。比如对于坚信“棍棒教育”的父母来说,要想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可以对自己打孩子的行为做个记录:

(1)前提:孩子在这次考试中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2)行为:父母很生气,于是动手打了孩子。

(3)结果:孩子很委屈,因为他没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考试时生病了;一味地打骂并不能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真正意图,只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父母也很沮丧,并且有一种犯罪感。

这种记录会让父母正视打孩子的整个过程,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进而获得做出改进的动力和意愿。

2. 进行想象预演。很多人不愿意建立新行为是因为信心不足,特别是在面对不得不建立新行为的情况时,信心不足的影响更大。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预演,即在事情发生之前,在脑海中模拟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体的技能水平,还会增强个体的信心。比如对于刚刚入职的职场新人来说,可能需要在所有同事面前做一次述职报告,要想保证述职报告顺利进行,最好提前对着镜子,想象自己已经处于做报告的环境中,然后把自己想要讲述的内容一遍又一遍地复述出来。

3. 模仿榜样。模仿榜样同样有利于提高技能水平、增强信心。同时,模仿榜样还能让个体在建立新行为的过程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很多弯路。比如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可以提前找到减肥成功的人,并从其减肥经历中学习经验和技巧,这样不仅有助于减肥,还能让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即个体会感觉,“她减肥后真漂亮,我也能成功减肥,并像她一样漂亮。”进而获得减肥的动力。

作者: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科普讲师唐义诚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责编:赵鹏、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