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是Human Papilloma Virus的首字母缩写,是人乳头瘤病毒的英文名字。它是一种嗜上皮性的病毒,这个病毒家族是一个大家族,已发现有150多个亚型,分别以HPV-1、HPV-2、HPV-3……来表示。HPV感染人体后,病毒很少进入血液,只侵犯皮肤的鳞状上皮和粘膜的柱状上皮,而不同的亚型侵犯的组织不同,引起的疾病也不同。皮肤和粘膜受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潜伏感染、临床感染、引起良性病变、引发癌前病变甚或恶性病变。根据是否造成癌前病变或癌变,将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依照其亲嗜性又将HPV分为易侵犯皮肤的HPV和易侵犯粘膜的HPV。低危型HPV会导致尖锐湿疣、皮肤扁平疣等良性病变,高危型HPV则会导致外阴、阴道、宫颈、阴茎、肛门、口腔或消化道等部位发生癌前病变甚至进展为癌。
2017年11月9日,在重庆市永川区计生集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医务人员给农村妇女宣传健康知识。(陈仕川/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HPV的分型与其引发的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种:
1.侵犯皮肤的HPV:
(1)HPV——1、2、3、4、7、10、12、15型等,属皮肤低危型,可引起皮肤的疣状增生,如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甲周疣、丝状疣等;
(2)HPV——5、8、14、17、20、36、38等型,是皮肤高危型,引发与HPV感染有关的皮肤异常增生,如皮肤的鲍温病、基底细胞癌、帕哲病、鳞状细胞癌等上皮肿瘤。
2.侵犯粘膜的HPV:
(1)HPV——6、11、13、32、34、40、42、43、44、54、61、70、72、81等,可引发生殖器、肛门、口咽部、食道等部位黏膜的疣,属于黏膜低危型;
(2)HPV——16、18、30、31、33、35、39、45、51、52、56、58、59、66、68、26、53、76、82等是黏膜高危型,与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阴茎癌、肛门直肠癌、口腔癌、扁桃体癌等的发生有关。
人在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约为80%,因此HPV感染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绝大多数HPV感染都是一过性的,不需要任何治疗,仅通过机体的免疫力即可将其清除;只有极少数HPV感染者发生临床可见的病变。近年来,HPV的感染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生殖系统的HPV感染。目前发现,100多个型别的HPV中有40个以上的型别与人类生殖道感染有关。
那么HPV的哪些型别与女性生殖道感染有关呢?
HPV——6、11、16、18是感染宫颈最多见的亚型,前两者是低危型,后两者是高危型。低危型会引起生殖器疣及低级别外阴、阴道、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危型则可能引起高级别外阴、阴道、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
HPV的感染有潜伏感染、亚临床感染和临床感染三种类型:潜伏感染是指能检测到病毒,但是不能发现任何病毒引起病变的迹象;亚临床感染时能检测到病毒,通过一些特殊的检查能发现肉眼看不到的感染表现,但是无肉眼能发现的病灶,病理学检查也没有恶性的证据;临床感染则出现了肉眼能看到的病灶,或病理检查发现了病变。大多数的HPV感染在潜伏感染和亚临床感染阶段即被机体免疫力清除。对于没有肉眼或病理学证实的病灶,是根本不需要治疗的。一般而言,约90%的HPV感染在2年内消退,其消退时间主要由HPV型别决定,低危型HPV需要5~6个月,高危型HPV需要8~24个月。
如果HPV不能清除,就一定会引起宫颈癌吗?答案是不一定。女性感染HPV后,如果长时间不能自行清除,就称为HPV的持续感染。已有的研究表明,99.7%的宫颈癌患者都能发现高危型HPV的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由HPV感染到发生宫颈癌的过程需要大约8至12年时间。
那么,HPV是如何传播的呢?HPV的传播方式有很多,包括性传播、母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等,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性传播。“HPV感染导致的肿瘤是一个常见感染引起的偶然事件”,因此女性朋友要注意爱护自身,加强锻炼,积极预防,防止HPV感染,这样就可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怎样才能知道我们是否被HPV感染?是否有HPV感染引起的宫颈病变呢?进行HPV检测和细胞学筛查是发现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主要途径。英国权威杂志给出的建议是:21岁以下女性不需要筛查;21~29岁之间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的筛查;30~65岁女性,每5年进行一次HPV和细胞学的联合筛查,或者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的筛查。65岁以上,若之前的结果正常,可以停止筛查。如果通过筛查,发现细胞学检查没有问题,而仅仅是单纯的HPV感染,不需要任何治疗,定期复查即可。(王妍婷)
本文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郭述真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