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文章铸医魂”医学科普纪实——

科普学术化的32个月:"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诞生

赵鹏

2018年12月06日15:51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人民网北京12月6日电 (赵鹏)“治病救人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手术台上,要拓展、延伸医疗服务的时间与空间。”

“要让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做专业的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的内容应该分为三个方面:病、看病、看待病。”

“医学科普应该走一条‘科普学术化’的道路!”

……

有这样一群医务人员,工作时,他们战斗在临床第一线,通过专业医术“治已病”;闲暇时,他们著书立说,通过发表科普作品“治未病”。两年多来,他们创立的“大医小护”微信公众号经历了孕育、成长、升华,并逐渐蜕变为“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如今,“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诞生,成为他们“科普学术化”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达医晓护”供图)

白手起家:从创立公众号到形成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

2016年3月28日,“大医小护”微信公众号创立,团队只有寥寥几人,他们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还要运营公众号并进行医学科普工作。随着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医务工作者的加入,团队不断壮大,微信公众号也从转载内容转变为发布原创作品。2016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正式发函,将“大医小护”微信公众号纳入“科普中国”传播方阵,并授权该公众号使用“科普中国”品牌标识。

后来,团队将“大医小护”更名为“达医晓护”,寓意“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建立了官方网站,并相继在人民网、中国网、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手机客户端、腾讯大申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云建立了独立的菜单或专栏,还入驻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中国”、网易、腾讯新闻、天天快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健康界、搜狐健康等品牌或平台。

在此基础上,“大医小护”微信公众号逐渐发展成为“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

运筹帷幄:成立81个线上专栏杂志,阅读量超过2亿

“达医晓护”坚持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由现职医护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运营旗下各个传播平台,形成了一支权威、科学、客观、公益的医学科普队伍。

“达医晓护”创作的内容可分为3大类81个线上专栏杂志,涵盖内、外、妇、儿等全学科的疾病防治与养生知识,同时还为受众介绍看病的政策与流程,解读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团队坚持每天推送原创科普作品,数量超过500个/年,形式包括文字、漫画、诗歌、演唱、朗诵、相声、小品、电影等,并在十余家媒体或平台进行同步推广。两年多来,“达医晓护”的全网阅读量超过2亿。

“达医晓护”也注重线下传播,积极打造科普实体落地项目,比如在上海妇女儿童指导中心(巾帼园)建立科普基地;建立“科普示范楼宇”汇泰大楼,并持续开展“科普吧,汇泰”健康科普文化季活动;在广东医科大学成立“达医晓护”医学科普服务总队等。

在医学科普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达医晓护”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达医晓护”学生科普社团和“达医晓护”网络文化工作室,该工作室在2017年荣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公益组织”称号。

此外,“达医晓护”积极探索科普与学术之间的有机结合,比如与人民网签约,建立战略合作框架;召开“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研讨会和学术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建立全国首个“医学传播学”教学示范点等。

在“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中,“达医晓护”荣获最佳组织奖。

(“达医晓护”供图)

再结硕果:“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诞生

成立至今,“达医晓护”取得了许多成就,获得了广泛赞誉。比如“大医小护”公众号获评腾讯“优秀民生账号”,“达医晓护”品牌荣获腾讯科普“最佳运营自媒体奖”;“达医晓护”获选“2016年中华医学科普十大新闻事件”;2017年全国科普日,“达医晓护”代表中华医学会在北京主场参展;“达医晓护”获得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奖项;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的“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中,“达医晓护”荣获最佳组织奖;今年10月25日,“达医晓护”受邀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典型经验”。

回望成长之路,“达医晓护”经历了从公众号到全媒体;从被授权使用“科普中国”品牌到获批“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项目”;从少数创作者到科学团队;从线上传播到线上、线下多元传播;从发布文字稿件到创作视频、漫画、歌曲等多种类型的作品;从地方到全国;从实践到理论等一系列转变。如今,集作品原创、自媒体运营、项目落地、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诞生,并再次被中国科协授权使用“科普中国”品牌。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一文,文中写道,“见彼苦恼,若自有之,深心悽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或许,一名医生如果真能“见彼苦恼,若自有之”,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愿意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投身于医学科普事业,希望通过医学科普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不得病,少得病”,而且不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治病救人”不仅是职业,而且是使命,更是生活。

(责编:赵鹏、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