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艾滋病:易感人群有哪些?出现哪些症状需注意?

牛建蕾

2019年09月05日08:10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2019年7月1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19年全球艾滋病报告显示,去年全球死于艾滋病的人多达77万。另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报告,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死亡26.2万例。

面对这种现状,全面认识艾滋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非常重要。今天,笔者就带您了解一下艾滋病。

艾滋病有哪些传播途径?

众所周知,艾滋病有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值得一提的是,和其他传染病相比,如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相对比较严格,仅限于非常密切的体液、血液的接触或者交换。

换句话说,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不会被传染,病毒也不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更不会通过游泳池等固定的生活用具传染,但要警惕共用剃须刀等有血液接触可能性的行为。

高风险人群有哪些?

哪些人容易感染上艾滋病呢?主要有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与HIV病毒携带者或与艾滋病人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群体。

这类人群严格来说并不是病人。我国艾滋病的潜伏期(携带病毒的无症状期)大约4.7年。感染病毒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一般6周内),60%左右的感染者会表现出发热、头痛、一过性的腹泻,这些症状不用治疗,可以自行缓解。

艾滋病的症状及预防

艾滋病有7大典型症状: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时间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咳嗽、气短(但要考虑年龄问题);不明原因的腹泻;出现原因不明的各种各样的皮疹;年轻人短时间内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青壮年不明原因的出现各种各样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运动不协调,记忆力明显变化。

那么,艾滋病应该如何预防呢?首先,正确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的性行为;第二,不吸毒,不共用针具;第三,推行无偿献血,对献血人群进行HIV筛查;第四,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控制医院交叉感染;第五,预防职业暴露与感染;第六,控制母婴传播;最后,为高危人群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

本文由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科学性把关。

(责编:董菁、王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