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猛于虎?防范意识不可少

魏颖

2019年12月06日08:29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近年来,心功能不全的患病率正在逐年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2020年,心脑血管疾病(尤其以心力衰竭和脑卒中为代表)将会成为全球致死和致残原因的榜首。关于心力衰竭,你了解多少?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严格来说,心衰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到末期的结果。也就是说,一些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病情经过长期积累到达恶化、严重的阶段时,会出现心脏功能显著下降甚至衰竭的情况,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心衰。

但是,并不是所有患有心脏疾病的人都会心力衰竭。我们的心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一般的心脏疾病不会引起心力衰竭,这是心脏储备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但是,一旦得了严重的疾病或者病情严重恶化,就可能出现心脏功能下降的情况。轻微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腿肿、脚肿、食欲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因此死亡。

心衰可以提早防范吗?

心衰按照起病速度,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心力衰竭一般没有明显的预警信号,往往是由一些急性的重症病情引起的。急病、重病带来紧急的大面积的心脏损伤,能够爆发重症心肌炎、大面积的急性心肌梗死,从而造成心力衰竭。它起病迅速,往往不容易提早察觉。

除此以外,还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情况。长期的高血压、慢性的冠心病、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疾病也会导致心脏功能下降。这种情况的起病是比较隐匿的,心脏功能尤其是左室功能会一天一天地逐渐下降,直到最后才彻底衰竭。

慢性病患者如何防范心衰?

对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慢性心血管病的患者来说,如果处在心肌缺血的状态下,缺血面积越大,缺血时间越长,对左室功能的影响就越大。随着左室功能的下降,病人能体会到的早期心衰症状,就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简单来说,就是睡觉时突然感到憋气、呼吸困难,需要坐起来休息十分钟、二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缓解,这就是心衰发出的早期信号。

这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通过低胆固醇饮食、加强运动、规范用药等方式,多措并举,使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合理标准以内,定期检查,防范于未然。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张健

(责编:魏颖(实习生)、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