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2020年02月11日11:03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应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2月8日至9日,上海、天津、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陕西13省(区、市)共向武汉增派34支医疗队。民航局紧急组织协调47架包机紧急运输医疗队,运输全国各地近6200名医护人员和部分医疗物资驰援武汉。

人们将这些医护人员视作中国人民的英雄。然而,英雄也是人,疫情暴发的这些天,网络上偶尔流传出来医护人员崩溃大哭的视频,看着让人揪心。

那么,一线医护人员该如何做好心理健康的自助,预防心理创伤和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准备奔赴一线和正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呢?对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心理专家李琳。

记者:医护人员不是超人,病毒面前也是普通人。一线医护人员救援期间有哪些常见的精神问题?

李琳: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每天面临多种应激源——时刻面临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医疗物资短缺的焦虑;每天进行着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大、时间长;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离的环境,长时间不能回家;面对病人的死亡以及他们痛苦、恐慌、不安等负面情绪。

因此,一线医护人员可能遇到的精神问题有这样几种:

急性应激反应,表现为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或恐惧状态,往往伴有定向问题、身体不适、睡眠问题等。

急性应激障碍,表现为在受到严重精神刺激后几分钟或几小时内产生一过性的精神恍惚、茫然或哭喊、乱跑或晕倒、表情麻木,不过数天或1周内可缓解,最长不超过1个月。

创伤后应激反应,指个体经历、目睹一个或多个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的情况,或受到死亡威胁,或严重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持续存在或延迟出现的精神障碍。

记者:准备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要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呢?

李琳:或许随时待命的医护人员已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了各种信息,做好了一些心理准备——他们知道也许会目睹病人的死亡;会有感染的风险;会与家人分开一段时间;领导和同事可能会在重压下大声讲话,听起来像在发脾气;病人可能会向你发泄情绪,也可能会失控攻击医护人员。

但当他们亲身经历这些时,可能还是会产生心理问题。

例如,会胃疼或腹泻,头疼或其他身体部位疼痛,胃口不好或吃得太多,发汗或发冷,颤抖或肌肉抽搐,容易受到惊吓;

感到焦虑、害怕、愧疚、愤怒,感到英勇、狂喜、所向无敌,感到压倒性的悲伤,感到什么都无所谓或不在乎;

记忆力下降,难以集中精力、难以清晰思考,难以做出决定;

增加或减少活动,加大使用烟酒,易激惹、易发火、易争吵,无法放松或入睡,容易哭泣、过度担忧等。

如果有以上的征兆和表现,医护人员需要及时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疏导不良情绪、减缓压力,预防心理创伤及应激障碍。

记者:巨大的应激和工作压力之下,可能有很多人已经濒临体力和心理的极限。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和支持一线医务人员?

李琳:医学不是万能的,医护人员也不是救世主,接受不完美和失败是医护人员应该保持的客观认知。只要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应该坦然面对,保持心态平和。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轻信谣言、传言。

对于自己出现的情绪反应应理解并接纳,可以选择倾诉、运动、听音乐、哭泣等合适的渠道和方式将情绪宣泄出来。同事间要相互支持,讨论和分享经验感受,保持与外界交流。如果时间允许,下班后可以通过与亲友打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亲密友好的互助氛围既能化解紧张的情绪,也能提高心理免疫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训练让人紧绷的神经和身体得到舒缓、调节压力、改善情绪。

当然,当医务人员的工作与生活严重受到疫情影响时,如感到过度的恐慌和紧张、饮食和睡眠习惯日益恶化、工作效率和生活能力明显受损时,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以恢复心理平衡,也可以安排其休息调整或换岗。

(责编:李慧博、王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