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半岁后,母乳和奶粉喂养已不能满足日益生长发育的需要,需要妈妈们额外增喂辅食来提供营养补充。细心的妈妈会问,制作辅食中除了要增加宝宝成长所需的营养外,什么形状的辅食最能吸引宝宝呢?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宝妈们如何“精耕细作”,才能让小家伙健康成长这个话题。
妈妈们制作辅食可谓是绞尽脑汁,既要符合宝宝的味蕾,又要营养均衡,不妨给宝宝做些“手指食物”。手指食物不仅指像手指那样细条条的食物,还包括宝宝能抓拿到手里的食物, 如饼干、水果条、小块馒头、小块米饼等。这些食物刚入口是硬的,随后经过唾液的湿润很快会变软,不容易引起呛咳或误吸。
手指食物不仅从辅食添加的角度看对宝宝有益,在促进宝宝精细动作、手眼协调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宝宝要先看见面前的小条块状食物,用小手去抓取,再送入自己的口中,这就是手眼口协调配合的过程,非常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
其次,宝宝经过努力送入口中的辅食,还要努力用自己的牙龈、乳牙、舌头互相配合搅拌、咀嚼、研磨,然后再吞咽,有利于口腔功能的提升。有时宝宝嚼得不充分,还可能干呕一下,不过妈妈们放心,宝宝很快就能掌握窍门把食物咽下去。
宝宝从自己抓取到吃到食物,用自己的力量体会了跟乳汁不一样的味道,这种成就感是无法比拟的。经过多次的锻炼,逐渐培养自己摄食的能力。妈妈们不要因为担心宝宝吃得一片狼藉而去喂食,因为这正是宝宝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的过程。吃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在一边盯着,不能逗宝宝,避免宝宝因为开心大笑而引起误吸。
宝妈们应该制作哪类辅食呢?在这样一个物质丰富、种类繁多的时代,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瓶装的各类泥、自己用勺子刮出来的泥、辅食料理机制作的泥都可以。
要强调的是,很多妈妈特别善于给宝宝制作杂烩糊(粥),即米粉糊或米粥做主料,里面添加各种蔬菜、蛋类和肉类,这样的杂烩在营养上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不利于培养宝宝对于单一食物的感官认知。建议妈妈们用小餐盘把这些食物分别摆放,让宝宝看到不同颜色、闻到不同气味、吃到不同口感的食物,这既满足了宝宝的营养需求,又能促进宝宝感知觉发育,一举两得。
同时提醒爸妈们,疫情期间辅食制作时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包括制作辅食时手部、工具,宝宝的餐具,还有宝宝的小手等。
资料来源:中国妇女出版社
本文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倪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王天有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