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智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新進展 化濕敗毒顆粒獲臨床試驗批件

崔元苑
2020年03月23日08:3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消息,3月18日,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為領隊的首批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中國中醫科學院)接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知,團隊研制的化濕敗毒顆粒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化濕敗毒顆粒的臨床批件是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復的首個治療新冠肺炎的中藥臨床批件。是中醫藥對此次疫病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而創新所得。

中國中醫科學院介紹,化濕敗毒顆粒新藥研發經歷了四個階段,即處方確定、療效確証、新藥研發、注冊申報。

中國中醫科學院醫療隊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從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在國家臨床診療方案的基礎上,“邊救治,邊總結”,進行以臨床救治為核心的疾病規律與有效治療方案探索,進一步優化獲得——化濕敗毒方。在救治武漢新冠肺炎患者過程中,該方在抗擊病毒,消除炎症,提高免疫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該方得到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仝小林院士、劉清泉、張忠德等專家組成員﹔王永炎院士、晁恩祥國醫大師、薛伯壽國醫大師等專家組顧問及劉景源、張洪春等專家的認可,王永炎院士還為該方做出方解,並被列入第六、第七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在一線應用。

圍繞化濕敗毒方,前方分別在金銀潭醫院、東西湖方艙醫院、將軍街社區衛生院開展重型、輕型、普通型的臨床療效觀察與病例積累。在此階段,前方與后方磨合形成無縫銜接的數據傳輸、整理、加工、分析的工作模式,促進了從經驗向數據的轉化,為新藥申報提供了充足的人用經驗証據。

在臨床救治初期,后方也做好了新藥研發的准備工作。確定化濕敗毒方后,啟動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防治流感技術體系應急性任務。依托西苑醫院完成醫院制劑研發形成化濕敗毒顆粒,並於2月20日獲得北京市藥監局備案。其中,按照新藥研發的要求,完成制劑工藝、質量標准及中試生產等藥學研究任務。中藥研究所GLP中心,完成急性毒性實驗,並形成申報資料。期間,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採用新冠病毒動物模型評價了化濕敗毒顆粒的抗病毒作用。

項目組依照國家藥監局特別審批程序,於3月11日向國家藥審中心提交新藥注冊申請﹔3月18日,獲得新藥臨床試驗批件,是首個獲批的治療新冠肺炎中藥新藥臨床試驗批件。下一步,項目組將按照批件要求,積極推進藥學及臨床試驗工作。

根據前期通過新冠肺炎尸體解剖和病理的研究發現,雖然新冠病毒的感染主要表現為病毒性肺炎,但事實上可以對人體的多個重要臟器和免疫系統都造成損害。對此,中醫從整體觀念出發,在制定應對“新冠病毒”的戰術時,會對人體有全面的考慮。

新冠肺炎在中醫病因病機上面,是毒、濕、寒、熱、燥、瘀、虛。瞄准病毒的作用機理,化濕辟穢,宣肺通腑,活血解毒。

化濕敗毒方傳承了中醫理論的精華,由多個經典名方化裁而來,由十四味藥構成。

如果把抗擊“新冠病毒”看做球賽,從戰術上,具體來說,在前場,針對病毒主要感染的肺部,主要選取了麻杏甘石甘湯、宣白承氣湯中的部分藥物,起到宣肺清泄,疏散上焦的作用﹔在中場,則選取達原飲、藿香正氣散中能夠化濕和胃的藥物,起到斡旋中焦的作用﹔在后場,主要任務是活血解毒,所以主要選取來自桃仁承氣湯、葶藶大棗瀉肺湯的藥物,通達下焦﹔針對臨床解剖所反映出來的新冠病毒對免疫系統的損害,化濕敗毒方還有針對性地加強防守力量,增強機體抵抗力,因而選取了起到補氣扶正、調理氣血的黃芪赤風湯、玉屏風散。

從臨床上看,通過對75例重症病人使用效果觀察發現,化濕敗毒方在核酸的轉陰和症狀的改善方面是有顯著差異的。另外在方艙醫院452例的隨機對照,顯示在核酸轉陰以及症狀方面也是有顯著性差異的。此外在將軍路衛生院做了124例,也是有顯著差異。中國中醫科學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開展科學評測,用冠狀病毒去感染實驗小鼠,其肺部炎症的改善效果也証實了這一點。

通過解剖發現,病毒對免疫系統的攻擊慘烈。病毒攻擊免疫系統,淋巴細胞嚴重下降,甚至出現艾滋病樣改變,而且免疫細胞大量受損,消耗嚴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一項生物信息學研究發現,化濕敗毒方構成的14味藥中有10味藥與病毒的Mpro及Spike蛋白有結合力,其余4味中藥主要體現在對免疫、炎症及相關信號通路的影響。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李慧博、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