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不是病?4種婦科疾病的真相讓人出乎意料

女性朋友因為生理結構特征往往深受各種婦科疾病的困擾,但一提到“婦科疾病”,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恐慌”、“羞恥”,擔心被人議論。其實大部分聽起來很嚇人的婦科疾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甚至有些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人們最容易對哪些婦科疾病產生誤會?如何正確保養私處?
經常被人誤會的婦科疾病有哪些?
1、宮頸糜爛
大多數“宮頸糜爛”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主要是由於女性受雌激素水平影響,使得宮頸管的柱狀上皮外移到宮頸陰道部,使宮頸表面看起來像糜爛的一種表現,這種情況不需要治療。需要指出的是,婦科炎症、早起宮頸癌會引發病理性宮頸糜爛。診斷生理性和病理性的關鍵在於定期做宮頸篩查,包括宮頸細胞學檢查、HPV病毒檢查等。如果宮頸篩查沒有異常,就無須特殊處理,防止過度治療。
2、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隱藏在女性子宮肌壁中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發病率大約是20%。惡變率很低,隻有0.4%~0.8%可能會惡變成子宮肉瘤。因此,如果子宮肌瘤小於5厘米,不是黏膜下肌瘤,沒有生育計劃,沒有臨床症狀者,則無須手術,可以每3∼6個月復查一次超聲檢查。如果肌瘤增大很快或准備妊娠的患者,當子宮肌瘤直徑≧5厘米,建議做子宮肌瘤剔除手術,以防影響身體健康。
3、盆腔積液
“盆腔積液”屬於婦科超聲檢查中的一種常見診斷。正常情況下,女性腹腔內的腹膜、大網膜和腸管會分泌一些液體保護盆腹腔器官和組織。這些盆腔積液一般在3厘米以下,但受排卵期、月經期影響可能會增多。如果身體沒有出現腹痛等異常情況,就不需要治療。
4、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與惡性腫瘤乳腺癌不同,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因此不需要治療。可以通過定期做乳腺檢查、做擴胸運動、調整心態,少吃含激素較高的食品等方式預防和緩解。
如何正確保養私處?
首先,保持私處清潔干爽。可以每天採用淋浴的方式對會陰部及肛門周邊部位進行清洗,如果私處患有婦科疾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專業的清洗液。避免使用帶有香味的洗劑和護墊,防止增加婦科病的發生率。
其次,合理選擇衣物。日常生活中應以寬鬆透氣的衣服為主,盡量少穿牛仔褲等緊身衣服,防止私處細菌滋生﹔內褲選擇以百分百純棉最佳。另外,要注意保持腹部溫熱,避免著涼導致痛經、手腳冰涼等症狀。
最后,注意適當運動。當前受工作和學習強度影響,許多女性長期處於坐姿狀態,下半身缺乏鍛煉,久而久之容易導致盆腔淤血、乳房下垂等問題,不利於心臟和血管健康。因此,可以通過散步、慢跑、做瑜伽等方式增強體質,放鬆心情。
本文由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婦科腫瘤主任醫師劉國燕進行科學性把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