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濕、滋陰津、平肝風、護情志,做好這4點治好抽動症
抽動症和肝經有關。因此肝風容易亂竄的春天也是小兒抽動症的高發期。
抽動症又叫做抽動穢語綜合征,是一種以肢體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為特征的慢性神經精神疾病,一般在寶寶3~15歲之間發病。如果孩子沒有舞蹈症、肝豆狀核變性、癲癇肌陣攣發作等病史,下列症狀每天多次、長期持續發作,就要懷疑是否患抽動症。
抽動表現:動作反復、短促、不規律,如無法自控地擠眼睛、抽鼻子、噘嘴、聳肩、甩手踢腿等。
怪言怪語:如“嗯嗯”地清嗓子聲、“吭吭”聲、尖叫、吼叫,甚至罵臟話。
注意力差:做事情總是分心、神游天外,叫TA無應答反應或反應慢。
有很多家長問我,孩子抽動症應該怎麼治?發現孩子疑似抽動症,一定要及時就醫。近日,我又收到一位家長留言:去醫院看孩子頻繁擠眼聳肩,醫生給開了一些抑制神經興奮的藥物,實在不敢給孩子吃。不妨先從中醫角度,來捋捋小兒抽動症的調理思路吧。
大多數抽動症是痰濕盛
還有一部分是氣陰兩虛
根據兒科臨床經驗,我發現一些過敏體質的孩子也會有抽動症症狀﹔抽動症孩子也更容易反復鼻炎。這是因為,抽動症在中醫裡被認為與風、痰相關。抽動症孩子的體質往往表現為土虛木亢,也就是脾胃過於虛弱,以至於肝木過於亢進。
脾胃虛弱的孩子,肝木會不牢靠,也就是中醫說“肝木過亢,肝風妄動”,引起身體肌肉、四肢不受控的抽動,更容易患抽動症和過敏性鼻炎。
舉一個例子就明白了:泥土豐實,樹木才能生長繁茂﹔土地貧瘠,樹木難扎根,風一吹就亂搖晃。有些過敏體質的孩子會有輕微抽動症症狀,其實多少與脾虛引起的肝脾不和相關。從調理體質入手,緩解治療小兒抽動症,家長可以從這2個方向出發。
① 祛痰祛濕+健脾扶正
絕大多數患小兒抽動症的孩子,都有比較嚴重的痰濕。最簡單的辨証方法是看孩子:舌苔是否厚膩發白﹔舌體是否胖大、有齒痕﹔身上的肉是否偏虛散(大多數體型偏胖)﹔平時的飲食是否肥甘厚膩(高糖、高脂)。
調理方向:
祛痰飲,如溫膽湯泡腳,視情況連續7~10天。
消積祛濕,如四星湯,積濕時配合素食服。
健脾扶正,如七味白術散+蜂苓湯,消化好、無病痛時每周1~2次。
② 滋陰潤燥+柔肝安神
春天抽動症高發,不僅因為肝木在春季生發的原因,還因為從冬入春后,天氣回暖,脾虛的孩子容易流汗多,導致陰虛動風。
辨識孩子的抽動症是否由陰虛引起的,主要看:是否舌紅少苔﹔是否有虛熱症狀﹔平時是否自汗、盜汗多﹔睡眠是否不安穩,易驚易醒。
調理方向:
清熱滋陰,如石斛麥冬茶,視情況連飲3天。
滋陰理氣,如烏梅冰糖飲,隔天1次。
柔肝安神,如桂圓核桃糖水,每周不超過2次。
理氣健脾,如太子參白術水,消化好、無病痛時每周1~2次。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桂圓核桃糖水
材料:桂圓肉10g,核桃7g,黃糖適量。
做法:材料下鍋,加適量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煲30分鐘至1碗水即可調味飲用。每周不超過2次。
功效:補益脾腎,柔肝安神。
適用年齡:3歲以上對証少量分服。
更多柔肝食藥材包括生麥芽、柴胡、佛手、玫瑰花、薄荷葉等,可適量對証食療。比如,孩子虛火下清了之后,可以用3g玫瑰花、1g陳皮組成陳皮玫瑰飲,給孩子疏肝理氣。
懷疑抽動症,盡早就醫
輔以情志呵護,小兒推拿
痰飲重和陰虛是兩種最常見的小兒抽動症病因。除此之外還有熱極生風、肝陽化風、血虛生風等等,辨証起來是比較復雜的。
因此,我不建議家長自行調理孩子的抽動症,一旦發現,盡早就醫治療很關鍵,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目前來說,西醫能有效改善緩解孩子的抽動症症狀,但一旦停藥容易復發,副作用也比較明顯。因此,必要時,西醫減緩抽動症症狀,中醫調理根本體質,尤其在早期治療抽動症有很不錯的效果。
今天給出的中醫對証調理,也只是一個大致思路,建議家長循此思路,在醫生指導下給孩子積極調治。
除此之外,很多孩子患抽動症,都是由於情志疏於呵護、過早過多接觸電子產品有關。
給孩子進行小兒推拿,平定肝風之余,也是種不錯的情志呵護方法:
按揉三足裡 / 3分鐘
用拇指或食指作逆時針按揉三足裡穴
捏脊 / 5次
用食、中二指自下而上作捏提動作,“捏三提一”
揉按筋縮穴 / 3分鐘
拇指揉按背部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處
清肝經 / 50~100次
從食指掌面末節指紋推向指尖
揉按小天心 / 1∼2分鐘
食指或中指的指端揉小天心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