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疱疹性咽峽炎如何預防?感染了怎麼辦?全攻略在此

許尤佳
2021年05月11日10:10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疱疹性咽峽炎在每年5月~8月是高發期。今天來系統講解一下預防、治療和恢復全過程家長應該怎麼做,建議大家收藏好這份指南,也推薦給身邊的家長。

疱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體為柯薩奇病毒A型和腸道病毒71型。它的特點是在兒童之間傳染性很強.很容易在幼兒園、學校等兒童聚集的場所快速傳染。孩子一旦感染病程是很痛苦的,有兩個最為典型的症狀:發燒,持續幾天的高燒﹔喉嚨痛,口腔咽峽部會出現疹疱,疼痛感劇烈。

雖然臨床上它不算很嚴重的病,且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少數患兒還是有可能並發症腦炎、心肌炎等重症,這是家長要重視的。所以戰略上家長要藐視它,不用過度焦慮緊張﹔但是戰術上一定要重視,因為高熱過程和用藥的攻伐對孩子體質肯定是有傷害的。

西醫目前沒有特效藥。中醫對証可以有很好的效果。我建議家長中西醫結合運用。首先要配合醫生﹔其次通過中醫對病機的理解,合理用藥、食療,可以很有效的預防,也可以幫孩子很好的縮短病程,快速恢復。

疱疹性咽峽炎,就是“濕熱”

簡單說,疱疹性咽峽炎的主要病機是:濕熱阻滯加上外感風熱。

“小兒咽喉生病者,由風毒性熱博於氣血,隨其經絡虛處所著,則生其病”——《小兒衛生總微方論•咽喉總論》。風熱外感引動脾胃蘊熱,火熱上炎熏灼口舌,繼而出現疱疹或潰瘍。

因此每年5~8月,暑濕盛行,疱疹性咽峽炎就會大流行。

治療疱疹性咽峽炎,就是圍繞清熱、解毒、祛濕。但是在預防、治療和病后恢復過程中,針對兒童的體質特點,重點是不同的。

預防上不是“清熱祛濕”,而是“消積祛濕”,且不可過度“清熱”。

在預防疱疹性咽峽炎上,很多家長甚至醫生會給孩子“清熱祛濕”,其實效果並不好。因為兒童的體質特點是“脾常不足”,而清熱多用寒涼的藥物,寒涼傷脾,喝太多清熱的涼茶孩子的脾胃會更差。脾胃一差就不能很好的運化水濕。反而是更容易生濕,更容易化熱。所以頻繁的清熱,反而可能越容易中招。

(注意:如果孩子明顯的濕熱表現,可以短期針對性的清熱。但頻繁清熱來作為保健預防,是不合適的。)

兒童的預防應該從消積著手,隻要不積食脾胃的狀態就比較好,運化水濕的能力就好。

對孩子來說,積和濕往往是兼夾在一起的,不能分開。消積的過程也就是祛濕的過程。

具體做法:這段時間要孩子不感染疱疹性咽峽炎,除了讓孩子戴口罩勤洗手之外,家長每周可以給孩子喝1~2次新三星湯+保濟口服液,基本上就能很好的預防。

一旦中招,怎麼讓孩子好得快?

如果孩子中招,就要清熱、解毒、祛濕。

家長越早發現,越早干預,好得越快:

每天用10秒法檢查孩子舌苔和口氣的時候,加一個動作——查看孩子咽喉部。如果孩子當天咽喉部很紅腫,那麼就要盡快干預。如果發現白色的小點或者潰瘍點,同時孩子有些發熱的表現,那麼也要馬上干預用藥。

中成藥副作用小,可以選用這些藥:

中成藥的副作用相對是要小很多的,臨床對証多用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可以選用金蓮清熱泡騰片、蒲地藍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復方魚腥草顆粒、克感利咽口服液等清熱解毒的中成藥。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體重以及藥品說明書給藥,3歲內孩子具體用藥用量需遵醫囑。

高燒不退,3個方法輔助退燒:

1、小寶寶可以先用小兒推拿的方法來輔助退熱:清天河水+退六腑。可以兩隻手同時做或交替做,一般能夠退0.5-1度。但是孩子過一段時間還會再燒,可以繼續做。能不用藥輔助退燒是最好的。

2、如果小兒推拿退熱效果不好,可以用退燒藥:美林或泰諾林。根據說明書使用,同時注意補充水分。

3、用三豆飲和食療粥輔助退熱。如果孩子的濕熱沒有清除,即便用了小兒推拿或退燒藥暫時退燒,也會再反復高燒。所以除了用藥,可以用三豆飲和食療粥來積極清熱祛濕,同時補充水分,幫助孩子真正退燒。

三豆飲(組方見文末)是扁鵲的名方,臨床上多用此方來防治豆疹、瘡毒。病程中孩子喉嚨痛難進食,飲食要選擇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清熱的食療粥可以選用腐竹粥、白扁豆粥、米湯等。

潰瘍期,噴喉緩解孩子喉嚨疼痛:

孩子喉嚨痛,可以給孩子用開喉劍噴霧劑噴喉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病后恢復,用好3個食療方

疱疹性咽峽炎本身不是重症,但是高燒對孩子的損耗比較大。病后做得好,孩子也可以恢復得很快。

病后不要著急送孩子回學校。學校的環境和飲食都不可控,容易復感,且不利於恢復,盡量讓孩子在家裡多休息幾天。控制好飲食,對証食療調理,隻要做得對孩子體質恢復起來是很快的。

病好后有明顯傷陰的情況,用高熱復元方

注意,不是所有發燒后都合適喝高熱復元方,而是持續的高燒很多天,孩子明顯的傷陰,比如舌紅無苔、手足心熱、睡覺盜汗等,才需要用高熱復元方。它最主要的功效是:生津滋陰、調理脾氣。幫助孩子快速的恢復津液的虧虛,防止陰虛、氣虛。

調理脾胃快速恢復體質,用山藥薏米粥

山藥薏米粥的組方(見文末)包含了山藥、薏米、白扁豆、荷葉和粳米。用山藥、薏米和白扁豆健脾祛濕,幫助脾胃恢復。同時加上荷葉,清熱又不至寒涼。且用粳米而不是大米,健脾益氣的效果更好。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胃口和消化狀態,少量多次分服。

預防復發或再感染,用新三星湯+保濟口服液

孩子病好之后更要堅持用10秒法,配合新三星湯及時助消化,不能讓孩子再出現舌苔厚膩積食的情況。否則病后抵抗力是最薄弱的,再內傷積食濕熱,一旦復發就會更嚴重。預防的方法就是用第一部分提到的新三星湯+保濟的做法來進行預防。

高熱復元方

炒谷芽10克,炒麥芽10克,陳皮2克,烏梅5克,蓮子5克,百合8克,麥冬10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或加瘦肉煲湯。

功效:消食和中,健脾理氣,培補脾土,同時養陰潤燥,潤肺止咳,具有生津滋陰、調理脾氣的功效。

宜忌:適用於持續高熱退熱后有傷津耗陰的症狀。3 歲以上辨証服用。蠶豆病可以用。

三豆飲

綠豆 15 克,黑豆 15 克,赤小豆 15 克。加水適量水煮至材料軟爛,晾溫飲用。分次服用。

功效:清熱、祛濕。

宜忌: 2 歲以上辨証服用。蠶豆病可以用。

山藥薏米粥

山藥 15 克,薏米 8 克,白扁豆 12 克,粳米 50 克,荷葉 5 克。加適量水,煮成稀爛粥,去除荷葉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濕。

宜忌:適用於暑濕困脾的症狀。 3 歲以上辨証服用。 蠶豆病可以用。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董菁、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