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阻斷德爾塔病毒傳播?專家的建議來了
8月1日,江蘇省衛健委發布消息稱,7月20日至今,南京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04例。由南京祿口機場引發的疫情,已波及至全國多個地方,如何快速阻斷此次傳播?個人應該如何防護?病毒出現“免疫逃逸”是否還需要接種疫苗…...成為社會關切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
病毒進化趨於更高的感染率和更低的死亡率
根據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潔通報,從完成的病例來看,目前引起南京疫情的毒株是德爾塔毒株。今年5月至7月,德爾塔變異毒株就曾在廣州、深圳、東莞等地引發疫情。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子健曾表示,德爾塔變異株病毒的傳染性和傳播能力顯著增強,在短短的10天內就傳了五六代,這個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比以往毒株傳播能力提高了1倍。
“ 德爾塔是新冠病毒的一個突變株,最早於2020年9月發現於印度,從2021年4月逐漸顯露出來並迅速蔓延,逐漸取代了英國株(Alpha)和巴西株(Gamma)成為主要流行株。”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徐可表示,目前德爾塔在全球的毒株中佔70%左右,表明其已經成為最主要的流行毒株。
據世衛組織的疫情周報顯示,一項新研究發現,感染德爾塔毒株的人群從暴露於病毒環境中到首次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平均時間為4天,而其他變異毒株的平均時間是6天。此外,德爾塔毒株感染者的首次檢出病毒載量比原始版本新冠毒株感染者高1200倍以上,這意味著德爾塔毒株在感染初期的復制速度更快、更具傳染性。
“與印度株(Kappa)相比,德爾塔毒株的S蛋白多了一些新的突變,包括T19R,del157-158,T478K,D950N,這些突變可能會影響病毒與人受體的結合,進而影響感染性。”徐可認為,從目前的研究來看,還沒有科學定論能斷定感染德爾塔毒株后的死亡率更高。理論上,病毒為了在人群中長期存在和流行,會趨於更高的感染率和更低的死亡率,比如流感病毒就是這樣的進化規律。
出現“免疫逃逸”並不意味疫苗失效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成員邵一鳴7月3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各種變異株仍然是在現有疫苗可控范圍之內。基於在境外大規模疫情國家開展的真實數據研究,我國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率。
“任何疫苗都難以達到100%的保護效果,新冠作為一種長鏈RNA病毒,容易突變是這類病毒的天然屬性,同時它還具有更顯著的疫苗抵抗特性,有可能產生‘免疫逃逸’”。徐可認為,現有新冠疫苗是針對原型株研發的,原型株疫苗仍會有部分保護效果,但突變病毒可能會改變其抗原性造成“免疫逃逸”。因此,世界各國都在加緊研發針對突變株的更新疫苗。
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金輝告訴記者,實際上,該變異毒株更早期就被檢測出,目前發現共有15處突變。這些突變的綜合效應使病毒能避開部分中和抗體,促使病毒傳染性增強,繼而導致“免疫逃逸”。
“病毒逃逸細胞免疫的現象,雖然在新冠病毒中首次發現,但是在其他病毒中比較常見,尤其是突變非常頻繁的RNA病毒,如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流感病毒等。”金輝表示,雖然接種新冠疫苗后也有可能被感染,但是疫苗在防止出現重症和死亡病例中仍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有苗有藥才能更有效地應對新冠病毒
記者從各地衛健委通報的流調信息發現,此次南京本地疫情已波及遼寧、安徽、四川、湖南、廣東、重慶等多個省市。
“時下正值暑假,境內游增加,人員流動大,也為病毒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徐可建議,除了加強流調和既有防控策略外,老人、免疫力低下和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應加強自身防護、減少出行,在公共場所應佩戴口罩。另外,建議對國外航班進一步加強消殺力度,防止新的輸入性疫情帶來的疫情疊加。
同時,徐可認為,德爾塔病毒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失,很有可能會像流感病毒一樣與人類共存。她建議,要加快研發更新、更高效疫苗的速度。同時,不能忽略國產抗病毒藥物的研發,有苗有藥,才能更有效地應對新冠病毒。
這波疫情促使全國經受壓力測試,為下一步國內疫情防控提供了什麼思考?
“讓我們再次看到病毒無時不在,想要擺脫它並非易事。”金輝建議:一是科學防控、精准施策。疫情發生初期,研判疫情嚴重程度和進展風險,及時開展分級分區分類管控。二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加強對新冠病毒的變異性監測,對國內外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進行風險評估,做好防范預案。三是外防為主、人物同防。採用標准預防的理念,強化對境外人員和境外物品的規范化管理﹔對直接接觸國際旅客、貨物的保障人員實施封閉管理,督促全員接種新冠疫苗、定期開展核酸檢測。四是加強監管、筑牢網底。嚴格落實部門、單位和企業責任,加強檢查督導,筑牢外防輸入的嚴密防線。對機場的工作人員實施嚴格監管,評估消殺程序、標准、效果,形成制度化的管控機制。五是群策群力、聯合抗疫。集中多方資源解決疫情問題,充分發揮社區的基層堡壘作用,形成網格化管理。
專家: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徐可、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金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