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青少年生理知識公開課”特別報道

女孩青春期會有哪些生理特征變化?這些特殊情況別忽視

唐娜
2021年08月13日08:27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8月5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主辦,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項目組承辦的“青少年生理知識公開課”在線開播。北京市大興區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劉萍以“少女的煩惱”為主題,向大家全面普及了女孩在青春期的生理特征變化,以及家長應注意哪些特殊情況。

女孩青春期會有哪些生理特征變化?

青春期是從兒童到成人的轉變期。由於人體發育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開始發育和發育結束的時間會因環境、氣候、生活條件而不同。世界衛生組織對青春期的年齡范圍規定為10~19歲之間。女孩子在10歲左右開始進入青春期,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乳房發育、陰毛及腋毛的生長,身體生長加速,以及月經初潮。而乳房發育和月經初潮是女孩青春期最顯著的特征。

(1)乳房發育及注意事項

在青春期,孩子乳頭會變大,乳暈會擴展,乳頭和乳暈的顏色會加深,乳房也會變得豐滿,乳頭上出現一些小孔,便於以后分泌乳汁排乳,為日后的哺乳准備了充分的條件。因此家長要學習正確的乳房保健知識,引導孩子克服羞愧的心理,正確面對這種生理現象。

此時孩子穿戴合適的胸罩,對於保護和支撐乳腺是十分重要的。家長要幫孩子選購尺寸合適的胸罩。什麼叫合適?就是讓孩子感到很舒適,以沒有壓迫緊縮感為宜。偏小的乳罩會壓迫乳腺組織中的乳腺管及乳腺泡的生長發育。如果選擇的胸罩偏小,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胸廓和乳腺的發育。同時,在使用過程中要提醒孩子勤洗勤換、保持清潔,晚上睡覺的時候注意將胸罩摘下來,增加乳房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保証乳腺的健康生長。

(2)月經初潮及注意事項

月經初潮是女孩進入青春期的一個重要標志。女性的性成熟是以每個月規律的排卵為標志的,其表現為有規律的月經來潮。月經由脫落的子宮內膜以及經血混合而成,第一次月經來潮叫做月經初潮,一般發生在12歲~18歲之間。

月經期間,家長首先要注意幫孩子選用衛生巾,選擇質量信得過、安全有保障的衛生巾,這樣才能減少經期的污染。

第二,家長要注意引導教育青春期的女孩保持身體的清潔干淨。在月經期,孩子應該清洗外陰,保持清潔干燥。洗澡時要注意選擇淋浴,盡量避免盆浴,防止經期污染。孩子經常使用的洗具用具,要注意勤洗勤晒,從而減少細菌滋生。

第三,由於月經期間抵抗力下降,孩子要注意保暖。在此期間,應該教育孩子避免涉水淋雨,甚至游泳,也要減少月經期吃冷飲、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第四,月經期要注意飲食調整。由於月經期孩子抵抗力下降,所以需要給孩子補充相應的維生素蛋白質來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比如多吃雞湯、雞蛋、豬肝、維生素、水果、蔬菜以及紅棗等。在月經期間,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比如地瓜、萵筍、香蕉等,這樣是為了保持大便通暢,減少盆腔的充血症狀,從而也能減輕痛經的症狀。

第五,大便后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教育孩子從前往后擦拭,以免污染外陰,導致繼發性的感染。

最后,還要教育孩子避免月經期的劇烈運動,包括劇烈地跑步、游泳等。

月經期家長應注意這些特殊情況

月經初潮一般發生在12歲~18歲之間。通常將月經的第一天至下一次來月經的前一天稱為一個月經周期,平均約28天左右,正常的情況是21天~35天之間。月經期也就是月經期間帶血的時間通常在3~7天之間。月經量指的是月經期累計的出血量,正常情況下一般小於80毫升。

有些家長發現孩子初期月經周期月經量並不規律。這些情況屬於正常的范圍,家長不用過於緊張。因為青春期的孩子發育並不完善,分泌的激素水平也不穩定,所以確實可能出現月經周期和月經量不規律的現象。

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如果孩子小於8歲就來月經了,就是性早熟。性早熟會造成體內激素水平的紊亂,導致孩子生長發育受影響,骨骼骨垢早閉合。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如果孩子大於18歲仍然沒有來月經,家長也要注意帶孩子去醫院及時就診。大於18歲仍然沒有月經來潮,同時發生周期性的下腹痛、腰疼、腰酸這些症狀,可能屬於生殖道畸形,也叫做陰道閉鎖。如果醫生檢查后確診了,這時孩子必須進行閉鎖陰道手術,將經血和宮腔積血一並引出,不然可能繼發子宮內膜異位症。

如果孩子月經期過長,長於6個月的情況,可能是閉經了。閉經的原因很多,有些孩子在轉學、搬家、考試之前都會精神緊張,對新的生活學習工作環境都不熟悉,會造成焦慮。這些情況會導致下丘腦分泌激素的異常變化,進而導致下丘腦性閉經。對於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地給孩子做調整治療。因為如果長期不來月經,子宮內膜不發生規律的周期性剝脫,那麼子宮內膜很容易出現增生息肉等相關症狀,進而導致月經量多、貧血,甚至子宮內膜病變。

如果孩子月經量特別大,大到超出正常范圍,3~7天的量超出80毫升,家長也要注意,因為可能出現青春期供血、貧血、失血性休克等特殊情況,也要帶孩子及時就醫。另外,其他青春期異常出血也要注意,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生、子宮粘膜下肌瘤及子宮內膜病變,都會表現為月經量增多、月經周期縮短甚至是月經期延長。因此,如果孩子月經量增多、月經周期縮短甚至月經期的延長,家長都應該帶孩子及時就醫,進行相關的檢查,排查掉器質性病變。

面臨月經來潮的時候,有一部分女孩可能會面臨經前期綜合征,出現頭痛、乳房脹痛、面部水腫,甚至雙下肢水腫、體重有所增加等症狀。精神症狀如精神過於緊張、特別焦慮、易怒、失眠等情況,行為改變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甚至有神經質的症狀。如果症狀較輕,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精神放鬆、保証充分睡眠、補充膳食維生素、蛋白質等,都會有所改善。但是如果症狀嚴重,家長要帶孩子去醫院及時就診,遵醫囑檢查化驗,排查掉器質性病變。

大多數女孩子也可能痛經,具體表現為行經下腹痛,呈痙攣性。有的孩子會出現惡心、嘔吐甚至腹瀉等症狀,更嚴重者甚至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腳冰涼等。如果症狀嚴重,注意及時就診,進行相應的治療。

最后,劉萍醫生表示,青春期是每個人成長和發育的重要階段,希望大家能真正將這些健康知識運用於生活中,讓孩子們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擁有燦爛明媚的青春時光。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梅藝璇、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