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4個麥冬方,小寶寶也能“打倒秋老虎”
對天氣敏感的家長一定發現,這兩天氣溫雖偏高,但外界環境暑熱稍減,清晨時分甚至還有絲初秋的涼爽。
秋風拂面,也是在提醒家長們:記得給孩子准備小外套,避免著涼。體質虛弱、容易著涼外感的孩子,建議家長隨身攜帶一片許暖兒臍貼,應對不時之“寒”。
與初秋同時到來的,還有輕微的燥意: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的嘴唇干巴巴的,嚴重的甚至還會起皮。除了嘴唇干,孩子還會出現咽干、鼻干、口干、皮膚干等現象。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這是缺水了,得趕緊補充水分。但給孩子喝了很多水還是沒什麼改善。
今天介紹的這個初秋清潤食藥材,就適合出現這類狀況的孩子們。
初秋用麥冬
滋陰潤燥,送走暑熱
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心、肺、胃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
麥冬,也叫做麥門冬、沿階草,是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干燥塊根。《神農本草經》中將麥冬列為上品藥材,並稱麥冬“久服輕身,不老不飢”。
而中醫認為,麥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多用於治療咽干口燥、肺燥干咳、熱病津傷、腸燥便秘等症狀。
說起麥冬,最先想起的就是其滋陰的功效,《本草正義》中說到:“麥冬,其味大甘,膏脂濃郁,故專補胃陰,滋津液。”
因此,孩子口干舌燥,甚至出現一點小熱氣的征兆,就可以用5g麥冬煮水、煲粥給孩子喝,這個方法1歲以上的小孩子也能用。
另外,麥冬還具有滋陰生津的功效。最近的天氣依然比較炎熱。孩子大量出汗、受暑熱影響出現發熱、“上火”時,也可以用麥冬清熱滋陰。
小貼士:
孩子脾胃虛寒,日常可以用麥冬嗎?
孩子體質虛寒,不建議將偏寒涼的麥冬給孩子長期、過量作保健服用。在對証的情況下,是可以給孩子服用的,但一定要合乎兒童適合的用量。
給孩子潤燥,用麥冬粥、麥冬水,每周不超過2次。如果孩子出現陰虛的表現,用專門的麥冬食療方調理,最多連服不超過3天。
用好4個麥冬食療
秋季適合用麥冬給孩子滋陰潤燥,除了煮水、煲粥,還有哪些具體的食療方能給孩子對証服用?
① 調理陰虛體質:石斛麥冬茶
如果孩子有陰虛上火的症狀,出現了舌紅、少苔、少津、口燥咽干、手足心熱、反復口腔潰瘍、麥粒腫等症狀時,說明孩子上的是“虛火”。可以用石斛加麥冬煮成石斛麥冬茶,為孩子滋陰降火。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石斛麥冬茶
材料:石斛5g,麥冬5g。
做法:材料放入杯中,加入開水沖泡,放溫后當茶飲用。每日1劑,可沖泡3~5次。可連服3日。
功效:疏清虛熱,養陰生津。
適用年齡:3歲以上對証、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② 助消化+輔助清熱滋陰:三星麥冬湯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體質偏陰虛,且存在積食的情況,出現舌苔白厚,並有“熱氣上火”、口干舌燥、舌質紅、舌體瘦長、干燥等症狀時,需要先消積,再滋陰,效果是比較好的。
在消積的同時,其實也可以在新三星湯中加入5g麥冬,輔助性地清熱滋陰。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三星麥冬湯
材料:麥芽10g,萊菔子10g,山楂3g,麥冬5g。
做法:3歲以上,1碗半水煎至大半碗,配合素食服用。3歲以內,1碗半水煎成小半碗,喝時奶要沖稀,暫停輔食。配合素食連服3天左右。
功效:消食導滯,健脾和胃。
適用年齡:藥效溫和,普遍適用。蠶豆病可服。
等積食消了,再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判斷孩子是否還存在陰虛的情況,考慮是否要繼續清熱滋陰。
③ 寧心安神:麥冬沙參扁豆粥
孩子受夏秋暑熱燥邪影響,心肝火旺,影響到情緒、睡眠的時候,就可以選麥冬、沙參、炒扁豆、山藥等煮粥給孩子喝,在健脾養胃、寧心安神的同時,還能滋陰生津,十分適合初秋服用: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麥冬沙參扁豆粥
材料:沙參10g,麥冬10g,炒扁豆15g,干山藥10g,粳米50g。
做法:先將沙參、麥冬下鍋,加約2碗水煮20分鐘取汁,再將汁加入粳米、扁豆、山藥,煮成粥食用。每周1~2次。
功效:養陰生津、健脾益胃、清心安神。
適用年齡:3歲以上對証、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小一些、1歲以上的孩子,還可以用5~8g左右的去芯蓮子煮粥,喝粥水以安神,同時要注意顧護好消化。
④ 調理秋燥:玉竹麥冬湯
隨著秋意漸濃,孩子容易“秋燥”,出現口干舌燥、皮膚干燥等情況,除了用前面所說的,麥冬煮水、煲粥,還可以煲成專門的食療方,加大潤燥的力度: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玉竹麥冬湯
材料:玉竹8g,麥冬5g,沙參8g,甘草2g,豬瘦肉50g。
做法:材料下鍋,加適量水,小火慢煮或隔水燉1小時即可。分次服用。每周不超過2次。
功效:滋陰潤燥,適用於口干、手足易蛻皮的孩子。
適用年齡:3歲以上對証、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像麥冬、石斛、玉竹、沙參,在清熱、滋陰、潤燥方面都有相似的功效。家長最近也可以多了解這些食藥材如何合理使用的知識。
秋季順時保健,還要注意給孩子潤肺、養肝和斂陽,具體做法我在近期的文章中也會詳聊,大家近期可以多關注。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