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人民網科普中國“2021國慶”特別策劃

國慶患上“節日病”?這份心理調適指南請收好

王婉瑩
2021年10月05日07:40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很多人在假期都會不同程度的出現生物鐘紊亂,嗜睡、全身疲憊、焦慮等症狀,別擔心,這是“節日病”在作祟。那麼,哪些症狀表明你已經患上了“節日病”?我們又該如何調節呢?

放鬆之旅不輕鬆,路上失眠焦慮重

國慶長假,不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許多人會在出行途中出現失眠、胸悶、精神緊張等症狀,好好的旅行放鬆,卻成了焦慮來源,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太關注於假日的活動,從而消耗了很多心理能量,以至於出現缺乏睡眠、過度疲勞產生了嚴重的精神障礙,心理學上稱之為“旅行性精神綜合症”。

如何不讓難得的旅行變味?千萬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既要關注假日的活動,但又不要過度興奮,在旅游行程的安排中要適當調鬆,不要過滿﹔注意及時休息,維持身體機能的平衡﹔睡眠質量欠佳者,可以在睡前喝些牛奶或者洗個熱水澡﹔出游時可隨身攜帶一點鎮靜藥,對年老體弱者則建議最好不要進行長途旅行。

假日之后太惆悵,無心學習與工作?

假期結束,感到失落,學習工作都打不起精神,甚至出現失眠,胃口不佳,這種心理反應被稱作“節后恐懼症”。其實無論是節前心理失調症,還是節后恐懼症,主要是因為在假期中集中於活動,同樣是消耗了很多心理能量,同時還打亂了自己已經適應的生活規律,出現一時不適應的結果。

那麼怎樣克服“節后恐懼症”呢?遵從以下幾點讓你面對開學開工更輕鬆:

第一,假期開始前,可以進行心態調節和行為改善,適當轉移自己的“假日期盼”心理,提前進行“角色轉換”。

第二,節日期間,親朋好友相聚時應克服放縱的心理和行為,切忌暴飲暴食、過量飲酒。游玩或娛樂時切勿通宵達旦,掌握好時間,保証每天有充足的8小時睡眠。

第三,娛樂項目應該安排於假期早段,最后幾天應盡量保証休息、調整心態、適量運動、恢復較為規律的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疫情尚未結束,節日休閑之余,也應做好個人防護,出行注意個人衛生,減少聚集,安全第一。

長假前后分時段,心理調節要跟上

首先,在假日來臨之前,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備,調整好自身的狀態,適當放鬆,使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准備好進入假期。

長假期間,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放鬆方式,為自己安排一些活動,例如外出親近自然,看書聽音樂,或者選擇幾部自己喜歡的電影來看。也可以多和自己的家人朋友聊聊天。但疫情期間,要注意減少聚會,盡可能單獨活動,也可以避免社交壓力,享受到更純粹的放鬆。

假日結束,要注意給自己一段緩沖時間,假期結束,意味著要脫離假期中的放鬆狀態,又開始一種緊張的工作或學習狀態。盡可能為自己安排一周的時間來緩沖適應,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來適應這種轉變。

假期結束后,剛剛恢復學習或工作狀態時,盡量安排一些計劃性、交流性質的工作,避免壓力和工作量太大的工作,可以減少焦慮的產生。

同時,最好可以保証一定量的運動,假日期間,運動減少,人的整體狀態比較萎靡,假期結束后,可以進行一些快跑、游泳一類的運動。注意飲食,最好以清淡為主,多攝入粗纖維和綠色蔬菜,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

不論假前假后,注意適度原則,休息時要放鬆,但放鬆不等於放縱﹔工作時要有適度緊張,但緊張不等於應激。注意自身狀態不要有太大波動,更好的享受假期生活。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吳瑞華進行科學性把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王婉瑩、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