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痛經越來越嚴重?警惕子宮內膜異位症

劉敬、張子怡
2021年10月11日09:51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身為女性,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要飽受痛經的折磨。很多人認為,痛經是女性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其實不然。在臨床上,一些疾病往往也會導致痛經的發生,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症。作為一種常見的婦科病,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引起痛經、不孕等現象。因此,了解它的相關常識對每一位女性來說都至關重要。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見的類型是卵巢異位囊腫,俗稱“巧克力囊腫”,往往會引發痛經、不孕、包塊和月經異常等問題,是一個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它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疼痛:主要有四種表現,痛經、非經期痛經、性交痛和肛門墜痛。

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症有30%-40%的可能會引起不孕,如月經結構異常導致輸卵管不通、排卵障礙等。

包塊:通常情況下,包塊需要在婦科檢查時才能發現。

其他現象:少數患者還會出現便血、便痛、尿血、尿痛、倒經等情況。

子宮內膜異位症應該如何治療?

目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主要有西醫和中醫兩種方式。

從西醫的角度講,患者可以選擇服用一些非甾體抗炎藥物(止疼藥)、避孕藥、GnRH類藥物以及高效孕激素等,如果包塊過大,超過8-9cm,則可能要選用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

在中醫方面,患者可以採用口服中藥、中藥灌腸、針灸、穴位帖服等方式控制病情。雖然不能徹底解決疾病,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減小包塊,抑制疾病的復發。通常情況下,患者可以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從而獲得更好的效果。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受激素調控的婦科病,多發於25-45歲的女性。以下人群需要特別注意:

1.具有遺傳史,母親患病的,子女需注意。

2.痛經嚴重,且疼痛程度逐漸加重的女性。

3.初潮早、絕經晚,或者有經期延長、經期劇烈活動、經期同房等行為的女性。

總之,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個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患者除了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外,在生活飲食上也應該多注意,少吃含有雌性激素的食物,每周進行適當的運動並保持心情舒暢。

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婦科主任趙瑞華教授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王婉瑩、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