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胃寒發熱可能和“甲肝”有關?專家提醒這些症狀別大意!

劉敬、任賀
2021年10月27日18:42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在中國,慢性病毒性肝炎每年會導致約38萬人死亡,其中主要是由於肝炎導致的肝硬化和肝癌。現在,病毒性肝炎每天依然會奪走數千人的生命。“甲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種,它的危害是什麼?會表現出哪些症狀呢?

甲肝是什麼?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臟損害為主的急性傳染病的簡稱。甲型肝炎病毒屬於RNA病毒,對外界抵抗力較強,在淡水、海水、泥沙和毛蚶等水生貝類中可存活數天至數月。但100℃的環境中5分鐘或者70%乙醇可使之滅活,對紫外線甲醛和氯也很敏感。

甲型肝炎病毒的傳播常通過糞口途徑,經人際接觸或攝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傳播。甲肝的暴發流行常見於水源和食物污染。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的病因就是患者食用了被污染的“毛蚶”。通常人與人接觸不會引起感染,但與感染者有密切的身體接觸可能會引起感染。在甲肝高發地區旅行或工作、從事幼兒園工作、吸食毒品等,會增加感染風險。

感染甲肝后有什麼症狀?

甲肝一般發病急,潛伏期約為2~6周,但不會轉為慢性,有自限性。大多數感染的成人都會出現症狀,2~5歲兒童感染通常沒有症狀,5歲以上兒童80%會出現症狀。以急性黃疸型甲肝為例,症狀表現分為黃疸前期、黃疸期和恢復期。黃疸前期,初期症狀為突發性的胃寒、發熱,同時可能全身乏力、惡心、厭食、厭油、發熱、腹脹、肝區痛等,這個階段可能持續數日到一周。因為症狀與感冒類似,通常會被人們忽略。黃疸期的病人自我感覺前期症狀有減輕,但會出現尿黃加深、鞏膜和皮膚黃疸,也有會出現瘙痒的。黃疸一般在1~3周內達到高峰,該階段會持續2~6周不等。如果出現膽汁淤積,時間還會更長。恢復期約持續1~2個月,該階段症狀逐漸消失,肝臟大小逐漸正常,食欲慢慢恢復,肝功能也恢復到正常。

據統計,甲肝患者發生暴發性肝功能衰竭的比例不足1%,一般也不會轉為慢性。但是高流行區、高齡患者和其他慢性肝病的患者發生肝衰竭的風險還是很高的。

甲肝有哪些危害?

一、損害身體機能。甲肝發病多較重,甲型肝炎病毒侵入人體后,短時間內即可在肝臟大量復制,從而導致肝細胞損害而引起發熱、厭食、腹瀉等諸多症狀。

二、危害胎兒健康。甲肝對胎兒的影響較大,妊娠早期感染會導致流產,晚期感染會造成早產、大出血,嚴重者還會造成胎兒死亡。

三、群體感染。甲肝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為糞-口傳播,也就是說甲肝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傳播范圍較廣,很容易引起集體爆發感染,危害群體健康。目前對病毒性肝炎還缺乏特效治療方法,主要通過疫苗進行預防。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7月28日確定為“世界肝炎日”,提醒人們愛肝護肝、享受健康。我們應該重視甲肝,生活中注意飲食及水源衛生,這正是有效預防甲肝的關鍵。

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於清宏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劉敬、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