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如何研發?四大步驟不可缺少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但人類對此並無特效藥。這時通過疫苗促使人體主動免疫,建立群體免疫,成為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的關鍵。我國採取多種疫苗研發“並跑”策略,其中滅活疫苗被寄予厚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滅活疫苗是如何研發的。
1. 什麼是滅活疫苗?
滅活疫苗一般是指通過物理或者化學處理等方法,讓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復制力,但保留病毒能引起人體免疫應答的活性,以此來制備的疫苗。人體注射滅活疫苗后不會被病毒侵擾,反而能產生免疫力,當同類病毒侵襲時就有了防護作用。不過疫苗的研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一款疫苗從研發到上市要經過漫長的臨床研究和試驗,短則幾年,長則二十多年。
2. 滅活疫苗是如何研發的?
在我國,疫苗研發通常包含臨床前研究、申報臨床、臨床試驗機構申請、注冊臨床試驗四大步驟。
步驟一:臨床前研究
以病毒疫苗為例,臨床前研究需進行毒株的篩選、必要的毒株減毒、毒株對培育細胞基質適應及傳代過程中的穩定性研究,並探索工藝質量穩定性,進行動物試驗等。在初步提示工藝可控、質量穩定及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可申請臨床試驗。
步驟二:申報臨床
疫苗研發企業需要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送藥學、藥理毒理、臨床等不同專業的研究資料,根據不同疫苗的情況,有時研究資料達200多本,審批通過后,企業會獲發疫苗臨床批件,但這距離臨床試驗還有一步。
步驟三:臨床試驗機構申請
這時,企業需向監管部門提出疫苗一次性臨床試驗機構認定申請,符合要求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核發一次性臨床試驗機構批件,才能正式進行臨床試驗。
步驟四:注冊臨床試驗
這一步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人體臨床試驗”,一般分為Ⅰ/Ⅱ/Ⅲ期三個研究階段。Ⅰ期臨床試驗初步考察人體安全性,即檢測疫苗是否安全、毒性,一般受試者為幾十至百例,若結果顯示安全性良好,方可進行Ⅱ期臨床試驗。Ⅱ期臨床試驗主要探索研究疫苗的劑量問題、是否有效,並考察進一步擴大人群后的安全性,一般受試者為幾百到上千例。Ⅲ期臨床試驗採用隨機、盲法、安慰劑對照(或對照苗)設計,全面評價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般受試者為數千到幾萬例不等,這是疫苗上市獲得注冊批准的基礎。
如果關鍵性Ⅲ期臨床試驗獲得預期臨床保護效果,且安全性良好,疫苗才能申報生產。然后經過國家審批、批量生產、抽樣檢查等多項程序之后,疫苗才能正式上市,並且疫苗上市后還要進行上市后擴大人群的Ⅳ期臨床研究和觀察,對疫苗在更大規模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持久的評價。僅臨床試驗一般就耗時至少3~8年,每期臨床試驗都設有嚴密的安全性監測、嚴格的終止標准,每個疫苗都可能因為達不到預設目的或預期要求在臨床期間被叫停,甚至被終止。由此可見,國家對疫苗有著比普通藥品更嚴格的規定。
3. 為何我國新冠滅活疫苗能迅速上市?
為什麼我國首批新冠滅活疫苗從研發到上市,僅花費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是如何實現的呢?簡單說來有三方面因素:
一是舉國之力,科研攻關與應急審批多重努力。例如國藥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研發期間,國家藥監局即組織技術審評和質量控制方面的專家早期介入、全程參與、聯合攻關。
二是我國擁有多年的滅活疫苗科研攻關經驗以及技術積累,滅活疫苗基礎較好,比如我國有甲型H1N1流感滅活疫苗、甲型肝炎滅活疫苗,EV71手足口病滅活疫苗,還有Sabin株IPV脊灰疫苗都是滅活疫苗。在制備過程中,疫情之初,也是我國最早分離到新冠病毒株。
三是科研人員的辛勤付出,夜以繼日,不辭辛勞,與時間賽跑,因此新冠滅活疫苗才能在標准不降低、程序不減少、保証疫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迅速研發上市。
所以,經歷層層關卡到達我們手中的疫苗來之不易,每一個公民都有義務按時接種疫苗,共同構筑免疫長城。
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於清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