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如何判斷腦卒中的發生?奉上“BE FAST”口訣

陳夏琳、侯碩
2021年11月12日08:05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腦卒中,被稱為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患者在發病后可能會出現肢體癱瘓、言語障礙、吞咽困難、認知障礙等症狀。2021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題為“警惕卒中症狀,盡早識別救治”,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判斷腦卒中的發生呢?中國卒中學會發布的這份“BE FAST”口訣可以解答大家的困惑。

腦卒中是什麼?

腦卒中俗稱“中風”,實際上是血管狀態的改變,主要分為兩種。比較常見的一種是血管堵塞引起的缺血性卒中,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梗,佔所有卒中的80%﹔第二種卒中是血管破裂引起的,比如高血壓引起腦出血或合並血管畸形,這種稱為出血性卒中,也稱腦淤血。

容易引發腦卒中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腦卒中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的特點,需要我們多加警惕。目前我國住院治療的腦卒中病人平均年齡在63~65歲區間,但實際上,發病群體已經呈現年輕化趨勢了。

容易引發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分為兩種:一是生活習慣導致的危險因素,比如一些年輕人長期熬夜、過早抽煙、打游戲時間過長、運動鍛煉較少等都容易引發腦卒中﹔二是身體的相關疾病導致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尿酸增高以及房顫發生率的增高等,隨著年齡的增加,這些疾病也會導致患者中風的風險增高。

“BE FAST”口訣請牢記

2021年10月29日是第16個世界卒中日,中國卒中學會發布了宣傳口號——分秒“B”爭,救治大腦。其中的“B”是指識別卒中早期症狀的“BE FAST”口訣,這一口訣不僅強調了救治時間,其中每個字母也有特指的含義,根據“BE FAST”口訣來識別腦卒中早期症狀會比較簡便有效。

“B”指“Balance”,指平衡,也就是說如果患者突然發現自己喪失平衡或協調能力,出現行走困難時,就需要格外小心﹔

“E”指“Eyes”,也就是眼睛,指突然出現的視力變化、視物困難時,患者也需要及時注意﹔

“F”指“Face”,即臉部,如果對著鏡子做表情時發現臉是歪的,那麼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警示信號﹔

“A”指“Arm”,也就是手臂,指抬起手臂時發現兩側力量明顯不一致,或者有一次舉不起來了,則需要小心﹔

“S”指“Speak”,即說話,一個人若是開口說話時出現言語含糊不清的情況,則需要注意,這可能是血管狀態改變從而影響語言功能的重要表現﹔

最后的“T”則強調“Time”,即時間的概念,如果患者出現上述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撥打急救電話,到距離最近的、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治。

普通頭暈和腦中風如何區分?

頭暈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可能和后循環腦梗死、前庭功能障礙等疾病有關。有時候確實很難區分頭暈和腦卒中,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患者結合自身過往的經歷進行對比。比如,患者之前從未有過頭暈,但突然間產生眩暈感,又伴有走路不穩、說話含糊不清等情況時,就不要誤認為是普通頭暈,此時一定要及時就診。或者,患者以前都是偏頭疼,但最近突然間疼得非常嚴重又伴隨惡心嘔吐,這時候也要提高警惕,需要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臨床上治療腦卒中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對於輕度患者,即出現不舒服但意識清醒的患者而言,目前採用規范的雙抗治療方案,即聯合應用阿司匹林和氫氯吡格雷,這樣做能夠有效減少腦卒中復發的風險。

對中重度病人來說,取栓、溶栓技術比較有效,接近50%的病人在治療后可以在三個月內恢復生活自理。

總之,“警惕卒中症狀,盡早識別救治”很重要,盡早救治能夠使腦卒中病人的身體各方面盡快恢復到較好水平。如今卒中患者平均年齡逐漸下降,許多年輕人也面臨著這一疾病的威脅,因此,學會識別卒中症狀對各個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極其必要。

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血管神經病學科副主任李子孝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陳夏琳、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