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4分鐘”能救命?這份急救攻略請收好

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0萬人發生心源性猝死。把握好“黃金4分鐘”進行有效急救,就有降低死亡風險的希望。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挽回生命,建議大家都能了解這份重要的急救攻略。
猝死是什麼?
國際衛生組織將臨床上6小時內沒有原因的死亡定義為“猝死”。“心源性猝死”在所有猝死中佔比最高,是指由心臟結構或電生理改變,引起心臟功能衰竭而造成的猝死。另外,還有服用藥物、過度勞累、酗酒和劇烈運動引發的非心源性猝死。
哪些信號是猝死的先兆?
很多人往往在胸痛劇烈時,才會意識到可能發生猝死的風險。其實,很多先兆表現都可能在提示我們警惕猝死的發生。一般來說,胸痛是發生猝死的常見先兆。一些職場白領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一旦出現胸悶、胸痛等不適症狀,很有可能是猝死的危險信號。長期熬夜的不良生活習慣,會引起全身疲乏無力以及內分泌的突然變化,這也是發生猝死的高危因素。此外,過於劇烈的體育運動也可能引發猝死。馬拉鬆運動員猝死的案例就時有發生,值得大家注意。
猝死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對於猝死這種急發性疾病,及時有效的救治能夠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幾率,所以掌握一些急救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發現身邊的人昏倒在地,應該通過呼叫或拍打來初步判斷病人是否發生猝死。若確認病人已經發生猝死,鼓勵在“黃金4分鐘”內對病人進行心肺復蘇。具體操作方法是:每分鐘做按壓幅度5厘米的胸外按壓至少100次,並且每按壓30次時,對病人口部吹2次氣。此時不論病人是否蘇醒,都要將其送往醫院進一步完成高級心肺復蘇。醫生會為處於昏迷狀態的病人進行氣管插管,並使用呼吸機輔助病人呼吸。如果病人心律失常、發生室顫,還要接受電除顫。高級的心肺復蘇還包括靜脈用藥,有利於提高救治病人的成功率。
如出現猝死,抓緊“黃金4分鐘”及時施救有可能挽回病人的生命。但降低猝死的發生幾率,關鍵還是要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
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杜捷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