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科普中国>>乐享健康>>智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疫课堂》

节后上班如何做好健康防护 送你一份“带饭攻略”

2020年05月07日08: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小字号

编者按:五一假期结束后,大家又回归上班生活了,疫情防控逐渐向好,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对于上班族来说,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午餐应该怎么吃呢?

1.在单人办公室可以不佩戴口罩。在多人办公环境下,如办公室宽松、通风良好,彼此间能保持一定距离且确认健康状况良好情况下可以不佩戴口罩。其它工作环境或无法确定风险的环境下应佩戴口罩。办公时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2.如工作环境和条件许可,应在上、下午进行工间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保持固定工作姿态。

3.要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做到勤洗手,及时清理垃圾,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4.集体用餐时,尽量避开就餐高峰,就餐期间不扎堆,不聊天。鼓励打包带走就餐。尽量使用自备餐具。等候时、就餐后要全程佩戴口罩。取餐、就餐时人员间距应保持1米以上。不和他人分享餐食。

5.点外卖就餐时,尽量选择无接触配送。取餐后洗手,保持卫生。

6.用餐后,将废弃口罩、废弃饭盒弃置于指定位置,避免二次污染。

7.在疫情防控期间,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举办大型会议及群体性活动。如必须开会建议召开视频或电话会议,或将大的聚集会议拆分成小型会议,减少每个会场的聚集人数,避免不同会场之间的人员流动。进入会场要佩戴口罩,注意不要同时摘掉口罩喝水。会议时间最好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传阅文件前后,都需要洗手。尽量使用无纸化办公。

8.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正确佩戴口罩。需要外出时,应按对方单位要求,实名登记相关身份和车辆信息,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外出返回后,应及时洗手,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做局部消毒。有条件的单位建议应用智能化设备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

9.同事之间沟通不握手、不拥抱,注意佩戴口罩。尽量采取电话或者网络沟通。

10.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遮住口鼻,不要用手接触口鼻眼。口鼻分泌物或吐痰时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11.返岗复工后,任何时候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要第一时间主动向单位和社区报告,并做好防护,立即就近就医。

小贴士:上班族的“带饭攻略”

不少上班族加入了“带饭大军”,毕竟除了为健康着想外,疫情期间在家“苦练”的厨艺也不能浪费。

准备午餐要带的饭,并不是头一天简单将剩菜装进盒子里就好。考虑到存放时间和加热方法的局限性,准备盒饭要比平时做菜更加用心。

营养专家推荐5个带饭技巧,让你的饭盒里兼备健康和美味。

1.营养搭配均衡

膳食指南要求一餐里营养均衡:蛋白质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60%~70%。也就是说,一份盒饭应该由至少一份肉类、一份蔬菜、一份主食组成。自己准备盒饭,可以学习下面几个技巧:

蛋白质类可优先选择蛋、无刺鱼类、牛肉、鸡肉、豆制品等操作简单的食材。蔬菜尽量选适合再加热的根茎类蔬菜,如西兰花、土豆、胡萝卜等。

主食可在米饭中加入豆类、藜麦、玉米、紫薯等一些粗粮,或是加入南瓜、豌豆丁、胡萝卜、香肠来做一锅出焖饭。煮好的土豆也可以压成泥,作为午餐的主食。还可以准备一些好清洗的应季水果,饭后食用。

2.晾凉后再存放

热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食物的热气会引起水蒸气凝结,促使霉菌生长,从而导致冰箱里的食物霉变。食物做好后,应该先用干净的餐具装进饭盒里,在室温下放凉后再放进冰箱保存。

3.不同菜分开放

不同食物放在一起不仅会串味,影响再吃时的口感,还可能造成细菌交叉污染。建议使用分格式的饭盒,将不同的菜分开放置。

4.食物存放有期限

上班中午带的饭,最好当天早上起来做。如果时间实在来不及,也要注意保存期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冷藏(5℃以下)不要超过3天;剩饭菜加热的次数不应该超过1次。

5.吃前要热透

除了合理储存,加热也是保障食物卫生的关键。低温只能抑制细菌繁殖,不能彻底杀死细菌。吃的时候要把菜整体加热到100℃,保持3分钟以上。

用微波炉加热时,应适当搅拌,以避免食物灭菌不彻底,增加食物中毒风险。(人民健康网综合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责编:李慧博、董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