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和老鼠有关?这些知识要了解!
冬季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病季节,这种疾病和老鼠有什么关系?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现在就带您了解一下!
什么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高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为特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在我国分布广、发病多、疫区类型复杂,是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点传染病之一。
感染源是什么?什么人群容易被感染?
在我国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传染源,出血热病毒通过被鼠类排泄的尿、便、唾液污染的食物或通过伤口接触而向人传播,人与人之间罕见互相感染。从事户外工作的青壮年男性更容易得肾综合征出血热。近年来随着休闲方式的改变,旅游、爬山和野外活动增加使城市人群也有感染的机会。
主要症状有哪些?
1.发热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起病急,会出现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2.低血压休克期: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4.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有哪些传播途径?
1.接触感染:被带毒的老鼠咬伤或感染性的鼠排泄物,直接接触皮肤伤口使病毒感染人。
2.呼吸道传播:宿主动物尤其鼠类排泄物进入空气中与尘埃形成气溶胶,人因吸入而感染。
3.消化道感染:人因为吃到了受感染鼠排泄物直接污染的食物而受到感染。
4.虫媒传播:螨叮咬是传播途径之一,目前尚未证实人和人之间可以传染出血热,因此大家不要恐慌,人不构成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5.垂直传播:垂直传播即母婴传播,出血热可经宫内或分娩时传播。
怎样预防出血热?
控制好传染源,做好防鼠、灭鼠和被污染各环节的消毒处置工作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防鼠、灭鼠。野外作业时要注意防鼠,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用鼠药或鼠夹灭鼠;接触死老鼠时应戴手套;死老鼠应深埋焚烧。
2.灭螨、防螨。在螨虫活动季节的疫区,对有螨的宿舍和野外营地等处,可喷洒杀螨剂灭螨,铲除住房周围杂草,野外作业时减少皮肤暴露,作业完毕洗手洗脸。
3.管理好食品。食物要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以防老鼠排泄物,分泌物污染;剩饭菜必须加热后食用;餐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
4.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消灭鼠孳生地;打扫卫生时带口罩、帽子和手套,防止吸入带毒尘埃等。
5.接种出血热疫苗。接种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见效最快、最安全、最实用的防控措施。
本文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裴红红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