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人民網科普中國2021年“高考”系列報道

高考后如何調整心態?8個舒心錦囊請收好

岑穎
2021年07月02日08:15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埋首苦讀多年的學子們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伴隨著最后一場考試結束鈴聲的敲響,過往十余年積累的課業任務似乎瞬間消失。走出考場的學生們卸下心頭重擔,商場、電影院、餐廳成為了他們釋放青春的場所。但是,有些學生瘋狂消費、過度玩耍,有些學生則終日焦慮考試成績。這些在高考后出現的心態失常現象由何種因素引發,該如何調整干預呢?

資料圖片:重慶市璧山中學高三學生在操場上放飛紙飛機,釋放壓力。

(謝捷/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心態失常來源於內外轉變

從心理的角度來說,高考的結束意味著人生狀態的一種轉變,預示著一個人結束中學階段,即將以成年人的身份進入大學或社會,這種轉變會造成自我同一性的紊亂。高考后,學校和家庭營造的規律生活模式被打破,學生們突然有了大把的自我時間,這往往會造成他們對於時間管理的困惑。高考前,學生的生活空間是受到學業限制的﹔高考后,他們被允許進入更多的空間。購物、上網、聚會等等行為是心理成長的一種方式,這些行為如果發生在合理的范圍內,不失為一種探索社會的途徑,一旦過度則會引發負面影響。另外,就現實的心理訴求而言,考試不理想的學生不願意面對現實,於是通過食物和網絡來逃避成長的責任。

從生理的角度來說,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事件往往會在完結后繼續產生影響,就像坐長途火車,即使下了車,轟鳴聲也會縈繞耳畔。同理,考生為了備考,每天都學習到很晚,這種生活節奏一旦養成,不會因考試結束而立刻消失。沒有課業任務,巨大的空虛便會向學生們襲來。於是,他們開始玩耍。事實上,個性敏感和自卑的人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自我調節,而性格外向者的適應時間一般會短一些。

從社會的角度來說,家庭和同伴會對考生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首先,父母對孩子的期待過高,但現實情況沒有達到預期,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挫敗感﹔第二,父母平時對孩子管教過於仔細,突然之間放手,孩子無法自我調節,同樣會造成心態失常。另外,高考后同學們關注的重點從學習考試變為大學選擇、同伴友誼、玩耍去處等等,可能會讓一部分孩子產生心理上的不適。

心態糾正需積極行動

其實,高考作為一個重大的生活事件,讓人們產生情緒和行為的變化是正常現象。考生如果出現了心態失常,需要進行自我調節,專家認為可以採取如下方法:

①恢復正常的生活作息,很多時候人們的消極情緒來源於不規律的作息造成的身體不適,良好的睡眠有助於心情舒暢。

②進行適當的運動,通過運動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同時可以參加集體活動,打開心扉。

③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不要過度刷手機,多多關注現實世界,培養有益於身心健康的興趣愛好。

④關注並投入當下正在進行的活動,比如認真地吃飯,體會每一粒米飯的來之不易,珍惜生活中的各種幸福。

⑤向生命中幫助過我們的人表達感謝,可以問候也可以寫信,這樣能讓我們發現人生的美好。

⑥設下計劃和目標並去實現它們,計劃象征著告別過去、啟動未來。考生可以制定清理書房、打掃家中衛生的計劃,關心家人,通過實現這樣一些小目標來使自己的心靈更加踏實。

隨著高考成績的公布,很多考生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針對這種現象,專家提出如下建議:

①考生應學會接納自己的分數,既然已經無法改變,就應在現實條件下填報自己相對滿意的專業,規劃未來的人生道路。

②對於個人而言,高考經歷是一個反思自我的機會,考生應該思考,學習方法、時間安排等因素如何造就個體間的差異。不斷對人生進行反思和總結,從中吸取教訓和經驗,不囿於悲傷和沮喪,我們才能夠從過去中獲得前進的動力。

父母師長應耐心疏導

如果孩子出現焦慮、抑郁、無助、失眠等情況,父母應該給予及時的關注和疏導。

首先,應正視他們的負面情緒,讓他們認識到因為不滿意自己的發揮而焦慮的表現是正常的,在不傷害自己、他人和社會的前提下,讓孩子掌握適合自己的調節情緒的方法。

另外,情緒的出現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孩子對自我提升的向往。作為家長,應當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人生的發展,高考很重要,但是並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有些學習成績不那麼好的孩子,發揮自己在其他方面的長處,也可以成功。我們要用多元的評價體系和寬容的態度去發現每個人的優點,用更加積極和健康的心態幫助孩子成長,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考生曾經歷過相關的創傷、受到家庭問題的影響或是有生理上的疾病,產生了幻覺或其他精神障礙,應該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

採訪專家: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教授、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特邀專家舒曼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劉子若、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