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血壓日:警惕!這五類人易患高血壓

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幾乎在每個家庭當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近日,人民網記者採訪了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林先和,帶您了解高血壓這一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
高血壓是指以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林先和醫生表示,高血壓早期的常見症狀主要是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也可能出現視力模糊、鼻出血等。
“高血壓被認為是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林先和醫生介紹,常年的高血壓狀態或血壓的高低波動,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在高血壓初期,會造成全身細小動脈的痙攣,隨后小動脈、微動脈漸漸發生硬化,隨著病情的不斷加深,血壓長期升高,中動脈及大動脈血管會發生硬化或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高血壓的血管損害多發生於心臟、腎臟、眼及大腦的各級血管,並最終導致這些器官功能受損,出現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腎功能不全,眼底動脈硬化甚至破裂出血,腦梗死及腦出血等高血壓並發症。
林先和醫生提示,高血壓也有高危人群,這五類人發生高血壓的風險比一般人更高。有長期久坐少動、飲酒吸煙、熬夜少眠、高鹽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生活工作壓力大,長期緊張焦慮,性格急躁易怒的人群﹔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群﹔肥胖、超重、高血脂的人群﹔合並有腎臟疾病或糖尿病的人群。
經常聽到有人說,高血壓司空見慣,是無法避免的,就像人一定會衰老一樣。實際上,高血壓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林先和醫生表示,防治高血壓應減少脂肪攝入,積極控制體重,減少鈉鹽攝入,補充鉀鹽,戒煙限酒,增加運動,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態平衡,定期自我監測血壓等。已確診的高血壓患者,應增加對降壓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定期到門診隨訪,及時根據血壓的波動情況調整降壓治療方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