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骨折手术后就没事了吗?防治全解析
周二上午刚到门诊,看到了一位熟悉的面孔。王奶奶两个月前因为突然剧烈腰疼两天就诊于我院,诊断为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入院后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疼痛基本消失。出院时连夸手术效果好,真是痛苦而来,高兴而归。出院时嘱患者一定要抗骨质疏松治疗,患者也满口应允。今天又见患者痛苦表情,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估计又骨折了。
仔细询问患者有没有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时,家属说因为大家太忙,老太太没办法按时给药,今天上午不小心闪了一下腰就突然疼痛难忍,赶紧请假把老太太送了过来。赶紧安排做腰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另一个椎体骨折,再次安排住院。患者家属很不理解:上次手术效果很好,怎么就又骨折了呢?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世界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紧随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跃居慢性疾病的第3位,成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被称为“寂静的杀手”。
根据骨质疏松症基金会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总患病率为6.6%~19.3%,平均为13%。按照2018年全国首个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65 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32.0%。目前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1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据推测到2050年时中国骨质疏松症或骨密度低的患者将达到2.12亿。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据推测,全球1/2的老年女性及1/3的老年男性将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且骨折后再骨折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初次骨折患者。据统计,在全球每3秒钟就有1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每22秒钟就有1例脊椎骨折发生,这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危害严重。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一次骨折后,再次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骨折次数越多,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就越大,骨折后第一年是再发骨折的高危阶段。
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确切。研究表明,术后若不进行有效抗骨质疏松治疗,3~4个月后再次骨折发生率是首次骨折的4倍。若术后进行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则可有效减少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风险。
临床研究证据表明,目前临床应用的多种抗骨折疏松药物都能有效地降低再骨折的发生风险。目前临床中应用最多的包括双磷酸盐类和地舒单抗。
总之,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初次骨折虽然手术效果良好,但术后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则很容易出现再骨折。一旦出现再骨折,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在此希望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初次骨折患者开展骨健康状况评估,术后给予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尽早干预,坚持治疗,对骨质疏松患者实施规范的随访和监测,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再次骨折风险,最终使患者获益。
本文由新疆军区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郭树章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