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內孩子不能吃藥怎麼祛濕?記住這套推拿手法
夏季濕邪當令,而脾最怕濕。所以夏季孩子的脾胃狀態通常沒有秋冬好,積滯的狀態會更頻繁。
積和濕通常在一起,化熱是很快的,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濕熱”,很容易就會感冒發燒。
如果是普通的受寒發燒,通常孩子會先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的症狀,或者會先出現低熱,家長早期干預的時間是比較多的。
但是濕熱外感發燒,特點是發燒急,一下子就高熱,持續難退,及時干預抑制的時間幾乎沒有,所以要有效預防就要從更早的預防濕滯著手。
濕氣的特點是纏纏綿綿,很難去除。兒童的“濕”通常跟“積”同時出現。如果不及時祛濕,祛濕不得法,濕氣滯留在體內,長期下來就會損傷脾陽,孩子的體質就會變弱,調理體質也會變得更難。
所以,家長要掌握判別濕氣的方法,及時和正確地給孩子祛濕。
1歲內的小寶寶,要祛濕嗎?
我能明確地告訴家長,要。
濕氣有內濕與外濕之分,而孩子濕氣重的根本原因與脾土密切相關,說到底就是脾胃的問題。
一方面,孩子居住的環境潮濕不通風,外濕隨皮膚腠理侵犯人體,孩子脾常不足,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不成熟,無法把水濕正常排到體外﹔另一方面,內濕與孩子的飲食消化密切相關,吃多了不消化,沒有及時消積,積食入裡就會化濕。
所以說,關於“祛濕”,是沒有年齡段的限制的,無論是3歲還是6個月內還沒添加輔食的嬰兒,都需要祛濕。小兒脾常不足,年齡越小的孩子脾胃功能越脆弱,相比之下,小寶寶更需要及時地祛濕。
但孩子在不同年齡段脾胃的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家長在選擇祛濕的食藥材,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有所側重。尤其是1歲內的嬰幼兒,更要謹慎。
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濕?就看2方面
判斷孩子濕氣重,主要看2個方面:
第一,看舌苔:舌苔水滑、白膩苔或黃膩苔、舌頭邊緣有齒痕。齒痕舌成人更多見,孩子最常見也是最要重視的是白膩苔或黃膩苔。這時候不僅有濕,還有積,孩子很容易外感生病。
第二,看大便:大便挂壁,黏在廁所上很難沖下去,或大便溏泄、不成型,都是典型濕氣重的表現。
之前總是聽到有家長說,孩子不配合看舌苔,好難判斷是不是有積,是不是有濕。我認為,這都是很簡單的事情,家長要學會想辦法解決。
對於小寶寶,家長可以用消毒后的小湯匙或筷子輕輕在孩子嘴邊按一下,孩子就會自然地伸出舌頭,就可以看到舌苔﹔而大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用“做鬼臉”的方式,逗孩子伸出舌頭,與孩子玩游戲能顧護孩子的情志,也能順利看到舌苔。
1歲內嬰幼兒如何合理祛濕?
1、堅持“10秒判消化”
判斷孩子濕氣重,要看孩子的消化,因為積食往往是濕氣的第一步。家長每天要在早餐后30分鐘用“10秒判消化”,注意孩子舌苔、口氣、大便、睡眠這4項,當這其中1到2項出問題,就說明孩子積食了,要及時消食導滯,否則很容易會化生濕氣。
2、控制飲食,及時消食導滯
當發現孩子積食,家長要用“4招”助消化,要吃軟、吃少、吃素、吃三星湯,連續2~3天。如果大便干結或有便秘的孩子可以用新三星湯,每天1袋(0-3歲的孩子1袋分2-3次服用)。
● 0~6個月:控制奶量,把奶沖稀一點,奶粉少放三分一,縮短喂奶的時間﹔母乳喂養的小寶寶,媽媽要嚴格控制飲食,盡量選擇素食,避免肥甘厚膩或過於補益的食物。
● 7個月~1歲:一方面減少奶量,另一方面調整輔食的種類,盡量不吃肉泥、雞蛋等難消化的輔食,選擇性味平和的蔬菜泥、果泥,分量也要相應減少。家長要把輔食煮得更軟爛一些,以便孩子消化。另外,最好1歲以前把夜奶戒掉。
3、合理使用祛濕食療方
不少家長問,1歲內的孩子能不能吃祛濕食療方。首先,我不建議孩子過早地用食療方,像6個月以內的寶寶,在選擇祛濕食材時,更要謹慎,要選擇力度沒那麼大的,如陳皮、土茯苓、茯苓、芡實、木棉花等都可以。
如果孩子開始添加輔食,家長也可以把上述食藥材,用3~5克放到粥、面條裡一起煮,每周吃1~2次,也是可以的。
4、推拿祛濕
我給家長推薦一套健脾祛濕的推拿手法,安全有效,對1歲內的孩子功效尤其明顯:
順時摩腹100~300下,消食化積﹔逆時摩腹100~300下,健脾助運化濕﹔捏脊3~5次,健脾祛濕。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