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熱死人”真不是隨便說說的!關於中暑這些你得知道

蔡國靖
2021年07月05日07:36 |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小字號

伴隨著夏至的到來,今年的“炙烤模式”正式開啟啦!這麼炎熱的天氣,命都是空調給的。還記得前陣子那張很火的照片嗎?廣州一名醫生核酸採樣工作結束后全身濕透,家人侃道:你是剛從河裡被撈起來的嗎?

(來源:廣州日報)

看到這張照片,我們對在驕陽似火的酷夏仍然堅守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是既感恩又心疼。

其實,在持續高溫的天氣中,極易發生中暑。中暑看似小問題,但處理不當,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來源:央廣網)

時有報道在烈日當頭的夏日,“馬大哈”父母將孩子遺忘車內導致中暑喪命的悲劇。所以中暑,不可小視!

(來源:中國經濟網)

哪些人更容易中暑?

人是恆溫動物,體溫的保持得益於人體的產熱和散熱系統的“智能”調節。當人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中,身體的這個“智能”調節系統“罷工”時,就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等器官功能受損,這就是中暑。

中暑不僅可以發生在高溫環境中,也可以發生在散熱條件比較差的環境中,比如坐月子捂被子習俗、感冒蓋被子捂熱、著防護服工作、長時間待在通風差的環境中從事重體力勞動也可發生中暑。

另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年老、產婦、體弱、營養不良、肥胖、飢餓、大量飲酒、穿緊身衣和不透風的衣褲﹔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出汗功能受損(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廣泛燒傷后瘢痕形成)、服用影響體溫調節的藥物(抗膽鹼類藥物、抗組胺類藥物、抗精神病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等人群更容易發生中暑。這些人更應該警惕中暑的發生!

如何識別中暑?

中暑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我們應該盡早識別,謹防重症中暑的發生。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如果真的到了熱射病那一步,就是在死亡線上掙扎了!

先兆中暑: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中,出現口渴、四肢乏力、多汗、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此時體溫可正常或偏高,一般不超過38℃。

輕症中暑:除上面的表現,還有面色變紅或蒼白、大汗、惡心、嘔吐、心慌等表現,體溫往往超過38℃。

重症中暑:除了以上表現,還可出現“抽筋”、暈倒、昏迷等表現,體溫可超過40℃。

中暑怎麼辦?

一旦發現中暑跡象,我們應該立即作出處理,將它消滅在萌芽階段,別硬扛!

1.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

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如有風扇或空調的地方。不要稍作休息就繼續外出活動,那樣隻會進一步透支能量加重中暑。

2.喝水

少量多次地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不要喝含乙醇或大量糖分的飲料,這些飲料會使人體丟失更多體液。另外,還應該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引起肚子不適。

3.降溫

盡量脫去衣服,有利於身體迅速散熱﹔脫去衣服后向身體洒一些涼水,幫助散熱。

有條件的話用扇或電扇吹風,可以用濕涼毛巾擦拭身體,或在水龍頭下用水沖淋全身,也可泡在盛滿涼水的浴缸中。

如果周圍有冰袋或冰凍的飲料瓶子就更好了。可以用衣服或毛巾包住冰袋或冰凍的飲料瓶子,分別放在額頭、后腦勺、兩側頸部、兩側腋窩、大腿根部等部位,這樣能使這些部位的血液迅速降溫。

另外,要強調一點,很多人將中暑等同於感冒,用退燒藥治療中暑。其實,普通感冒是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中暑是人體體溫調節受損導致身體“太熱了”。所以中暑的治療是讓人“涼涼”,而不是吃退燒藥,吃退燒藥反而會導致患者進一步出汗,加劇水電解質丟失,加重病情。

上面是症狀比較輕的中暑的處理方法,一旦發生嚴重中暑或者通過上面的方法處理后沒有好轉,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怎樣預防中暑呢?

在室內,盡量保持涼爽舒適,如果開空調及或風扇,建議空調溫度調到26℃左右,過低會讓人從室內走向室外時溫差過大,對身體造成負擔。

在室外,當然是最好避免正午高溫時段外出。若外出則應做好防晒措施,順手帶遮陽傘、遮陽帽、遮陽鏡,盡量穿輕薄、寬鬆及淺色的衣服,涂抹防晒霜,隨身帶足涼水,在陰涼處活動。

炎熱天氣,大家要多喝水。如果在高溫的環境裡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至少每小時喝2~4杯涼水(500~1000mL)。最好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喝水,應該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多次少量喝水為好。

另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一定要備在身邊,如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應穿寬鬆透氣淺色服裝,適當補充防暑飲料。比如1.泡水:金銀花、菊花、羅漢果、枸杞﹔2.各種茶:蓮心茶、荷葉茶薄、荷茶盛﹔3.夏天高溫多吃瓜,多吃各種瓜。

最后,強調一點:永遠不要把嬰幼兒或兒童留在停放好的車裡。即使車窗留了縫隙,也不要這樣。

說一千道一萬:

中暑非小事

真的能要命

涼涼是關鍵

必要120!

本文由重慶市腫瘤醫院綜合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王勝強進行科學性把關。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科普中國客戶端。

(責編:李慧博、楊鴻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