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让老百姓获得健康生活、预防康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做自我健康的管理者是“达医晓护”专题建立的初衷。最新图文将为您呈现各类医学小知识;医学视频将用生动的方式为您科普;虾米妈咪将指导您成为完美父母;在急急如令,您能了解到形形色色的疾病和正确的质量方法;行为决定健康,带您度过健康的一生。
骨质疏松是如今最困扰中老年朋友的问题之一,临床工作中遇到很多患骨质疏松患者,他们对这个病十分迷茫,今天就来向大家科普一下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
在“120”急救中心工作已经数年,经常看见报纸和网络媒体宣传如何正确拨打“120”,如此铺天盖地地宣传,能正确拨打的人却还是寥寥无几。
“既来之,则安之”,要尊重规律,尊重客观现实,认真对待疾病。积极主动,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同时对治病要有警惕心、有耐心、有信心、有爱心。
“无烟上海”主题歌传唱征集活动旨在通过歌曲传唱,提高市民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知晓度和支持率,营造浓厚的控烟氛围,促进《条例》平稳有序实施。
很多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都会在自己的急救包里放入碘伏棉棒、无菌敷料、绷带、三角巾等应急装备。今天为大家分享入门级户外急救“潮技能”——三角巾及绷带包扎技术。
每年10月3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夕(英语:Halloween,为“All Hallows' Eve”的缩写),当晚小孩会穿上万圣节服装,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等。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晚上睡不好,次日白天不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还会异常烦躁,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对什么都没兴趣。那么,睡眠到底有多重要?怎么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睡眠?
输液长期的过度使用,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如今已引发了细菌耐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借助“大医小护”的平台,通过诙谐的表演形式,将“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合理用药原则让患者更为接受。
患有慢性肾病者,应有“平常之心”。部分在门诊就医的病人,其心态有漠视的、忧虑的、焦急的、害怕的。漠视的是看病随访,吃药断断续续;忧虑的是吃药怕副作用,不吃药怕肾功能衰竭;焦急的是病急乱投医,劳命伤财;害怕的是小病大治,或辞岗久养。 “平常心”是个普世哲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6-10-25 15:17
静脉输液因起效迅速,被很多患者认为是“最厉害”的治疗方法。但输液长期的过度使用,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如今已引发了细菌耐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借助“大医小护”的平台,通过诙谐的表演形式,将“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合理用药原则让患者更为接受。科普宣教共设置了四个就医场…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6-08-19 08:13
每年10月3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夕(英语:Halloween,为“All Hallows' Eve”的缩写),当晚小孩会穿上万圣节服装,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等。在古代,万圣节通常与灵异的事物联系起来,认为万圣节有女巫和鬼魂。如今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夜看作尽情…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6-10-27 09:00
现实生活中,许多病人不论大病小病,只要生病就要求输液治疗,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些输入体内的液体虽然看起来干净透明,其实暗藏无数风险。那么,输液对人体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7年12月25日,在浙江绍兴市中心医院,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医院就诊。(单…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8-02-24 14:48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不少女性朋友在得知自己患“子宫肌瘤”后,往往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有人还会担心子宫肌瘤发生恶变。那么,子宫肌瘤真的如此恐怖吗?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5年7月2日,一名来自四川农村育龄妇女农民工在新疆兵团二十九团医院免费享受妇女病普查。…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8-02-23 17:43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期盼和重视的节日。一说到春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走亲访友,在觥筹交错中,享用美酒佳肴,共同辞旧迎新。然而,每年春节,有些人往往因饮食不当而得了所谓的“年节病”,最后不得不在医院里度过。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2018年2月9日,杭州3000多名环卫工人…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8-02-15 08:17
提起激素,很多人往往谈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激素会导致发胖,带来很多副作用。其实,激素分很多种,有些激素确实能导致发胖、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中的地塞米松、强的松等。但是人体内已经确定的激素就有二百多种,如甲状腺素、降钙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前…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8-02-14 08:45
当下,一些人总是把反复感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代谢紊乱以及肿瘤等疾病归罪于自己体内有“毒”,排毒不畅。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毒在《黄帝内经》中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有副作用的药物;二是指有毒的致病物质,如蛇毒;三是指致病的病邪,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到的“寒毒”“…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8-02-13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