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看看专家怎么说
一般到两岁时,大多数儿童已经接受了近 30 针的疫苗注射以提高对疾病的天然防御能力。然而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家长为此担忧不已,甚至有人干脆主张拒打疫苗。那么接种疫苗后为什么会出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对儿童有危险吗?
1、为什么接种疫苗后有时会产生不良反应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疫苗所含的抗原成分。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环境中培育分离病毒微生物,并将其做弱化或灭活处理,形成对人体安全可控的疫苗。这些由病毒、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相对安全的刺激物,医学上称作抗原。
当抗原进入身体后,身体会产生对应的抗体,从而在再次接触此病毒抗原时,会调动机体所产生的对应抗体,从而起到预防此类疾病的作用。如接种麻疹疫苗,因为机体未患过麻疹疾病,麻疹疫苗就是一种全新的抗原,从而使机体开启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麻疹抗体。
那么为什么疫苗会引起不良反应呢?儿童接受疫苗接种后,由于机体受到了抗原的刺激,就会出现某些反应,从而刺激体内产生一定的抵抗力。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局部疼痛、红肿、低烧、起疹子等,都是疫苗要突破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激起的免疫反应,以达到对细菌和病毒产生抗性的目的,这是疫苗本身固有的特性决定的,并且人体对抗原的反应与遗传变异、免疫缺陷和环境暴露等多种因素综合相关。
2、不良反应是不是代表不安全?
疫苗中的抗原对人体的刺激经过了多重安全验证,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有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一般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家长自行在家观察儿童即可。如发热超过39摄氏度,可以用退烧药,如果在症状严重或者出现呼吸困难、精神疲软等情况,就需要去医院处理了。
压倒性的医学证据表明,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一般不需就医,一至两天后即可恢复。
3、儿童不打疫苗会怎么样?
新生儿出生后会面临一些疾病的危险,比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甲肝、乙肝、麻疹、风疹、肺炎、脑膜炎等,而人体抵抗疾病可以通过自然隐性感染或感染患病的方式产生对该疾病病源的抗体。由于婴幼机体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让其通过最原始的自然感染得病的方式获得抗体,无疑是对儿童健康的一种高风险赌注。因此通过接种疫苗刺激儿童机体产生抗体,仍是婴幼儿预防感染或传染相关疾病的首选措施。
儿童易感染的疾病主要是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中大部分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预防。像脊髓灰质炎这种疾病在全国范围内被消灭、广东省原来高发的乙肝病得到全面控制等事例,都是疫苗的功劳。一直以来,社会都是靠高的疫苗接种率来换取低的疾病发生率,如果人群中疫苗的覆盖率达80%、90%,那么疾病就很难流行起来。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安全、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治未病途径,这在全球已历经百年验证。接种疫苗是儿童的权利,也是家长和社会的责任。
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于清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