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也会出现假阳性?这两类情况尤其注意
根据WHO预计,全球每年出现1200万新发梅毒病例。然而,外科住院病人的常规筛查中发现,梅毒抗体假阳性并不少见,老年人假阳性的比例更高。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回答这个问题前,先了解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损及其分泌物、血液中含有梅毒螺旋体。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95%以上,可通过胎盘、血液传播。
通常梅毒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检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抗类脂抗体(RPR),是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分解破坏人体组织,并将分解产物释放到血液中,使人产生抗体。另—类则是抗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PA),是梅毒感染后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但不能反应患者感染状态,即使感染患者治愈后,该抗体也会长期存在体内。临床目前常用的是RPR、TPPA等方法,采用的是非梅毒螺旋体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反应素,由于反应素也可在某些非梅毒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出现,故可呈生物学假阳性。
那么,哪些情况会造成梅毒检测假阳性:
特异性抗体假阳性:(1)曾经感染过或接触过梅素螺旋体,但症状比较轻,未觉察到,未经治疗即痊愈;(2)老年人常见的内科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白血病等;(3)与人体共生螺旋体可能诱导产生抗特异抗原的交叉反应抗体;(4)妊娠;(5)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结肠癌、淋巴肉瘤、丙型肝炎、肝硬化、AIDS、麻风、生殖器疱疹、海洛因成瘾等。
非特异性抗体假阳性:(1)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如病毒性疾病,如风疹、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等;(2)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如麻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性心脏病以及海洛因吸毒成瘾者等;(3)其他可导致产生类脂质抗体的疾病。
所以当老年第一次查出来阳性,一定不要讳疾忌医,及早进行两者联合检测,请专业的医师结合临床表现及既往病史,及时识别假阳性,以免影响家庭和睦。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梅毒病例,及时治疗,把梅毒对身体危害降到最低。
本文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裴红红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