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让老百姓获得健康生活、预防康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做自我健康的管理者是“达医晓护”专题建立的初衷。最新图文将为您呈现各类医学小知识;医学视频将用生动的方式为您科普;虾米妈咪将指导您成为完美父母;在急急如令,您能了解到形形色色的疾病和正确的质量方法;行为决定健康,带您度过健康的一生。
骨质疏松是如今最困扰中老年朋友的问题之一,临床工作中遇到很多患骨质疏松患者,他们对这个病十分迷茫,今天就来向大家科普一下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
在“120”急救中心工作已经数年,经常看见报纸和网络媒体宣传如何正确拨打“120”,如此铺天盖地地宣传,能正确拨打的人却还是寥寥无几。
“既来之,则安之”,要尊重规律,尊重客观现实,认真对待疾病。积极主动,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同时对治病要有警惕心、有耐心、有信心、有爱心。
“无烟上海”主题歌传唱征集活动旨在通过歌曲传唱,提高市民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知晓度和支持率,营造浓厚的控烟氛围,促进《条例》平稳有序实施。
很多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都会在自己的急救包里放入碘伏棉棒、无菌敷料、绷带、三角巾等应急装备。今天为大家分享入门级户外急救“潮技能”——三角巾及绷带包扎技术。
每年10月3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夕(英语:Halloween,为“All Hallows' Eve”的缩写),当晚小孩会穿上万圣节服装,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等。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晚上睡不好,次日白天不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还会异常烦躁,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对什么都没兴趣。那么,睡眠到底有多重要?怎么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睡眠?
输液长期的过度使用,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如今已引发了细菌耐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借助“大医小护”的平台,通过诙谐的表演形式,将“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合理用药原则让患者更为接受。
患有慢性肾病者,应有“平常之心”。部分在门诊就医的病人,其心态有漠视的、忧虑的、焦急的、害怕的。漠视的是看病随访,吃药断断续续;忧虑的是吃药怕副作用,不吃药怕肾功能衰竭;焦急的是病急乱投医,劳命伤财;害怕的是小病大治,或辞岗久养。 “平常心”是个普世哲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6-10-25 15:17
静脉输液因起效迅速,被很多患者认为是“最厉害”的治疗方法。但输液长期的过度使用,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如今已引发了细菌耐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借助“大医小护”的平台,通过诙谐的表演形式,将“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合理用药原则让患者更为接受。科普宣教共设置了四个就医场…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6-08-19 08:13
每年10月3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夕(英语:Halloween,为“All Hallows' Eve”的缩写),当晚小孩会穿上万圣节服装,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等。在古代,万圣节通常与灵异的事物联系起来,认为万圣节有女巫和鬼魂。如今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夜看作尽情…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6-10-27 09:00
几天前,小田开车不幸出了车祸,左侧大腿骨折。幸好治疗及时,在医院做了股骨髓内钉固定术(图1),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本以为这一关就这样平安度过了,可是术后第二天小田感到呼吸困难,进入了ICU病房,被诊断为“脂肪栓塞综合征”。第三天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不得已气管插管接上了呼吸机。小田的…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8-08-21 14:58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怎么可能不生病”。如今生态环境恶化、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各类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社会中亚健康人群数量不容小觑,亚健康问题已成为一项健康隐患。改变亚健康状态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科学运动、合理作息等。早在四百多年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8-08-20 14:22
在医院门诊,常有患者提出此类问题:“医生,我朋友患了这样的疾病,适合做针灸吗?”近年来,针灸疗法以其适应证广、疗效显著、自然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进入大众视野。那么,你知道针灸疗法的适应证吗?究竟生活中哪些病证适合针灸治疗呢? 大家对于针灸治病的认知可能仍停留于颈肩腰腿疼痛,其…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8-08-17 16:03
前段时间,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篇关于二胎爸爸37岁查出来胃癌的故事。在为这一家人感到痛心的同时,胃癌到底能不能早防早治,也成为了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这里分享一下我采访过的两位胃癌患者的经历。比较巧合的是,两位都是五、六十岁的男性。 点击下载本组图片 …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8-08-16 16:29
很多新手爸妈经常会看到自家小宝宝有滋有味地吮吸大拇指,或者喜欢含着安抚奶嘴。有些爸妈是安抚奶嘴的坚决拥护者,有些则认为这种奶嘴对宝宝不好而不愿意使用。那么,用安抚奶嘴好还是任由宝宝自己吮吸手指好呢?使用安抚奶嘴有什么利弊?安抚奶嘴应该如何使用呢? 吮吸是宝宝与生俱来的反射,往…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 2018-08-15 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