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席卷全國,乃至國外。近來,在上班的路上我常看到不少人簇擁在各大藥房門前,等候買口罩,似乎每個人都有擔憂和恐懼。【詳情】
2020 春節是一個特殊的超長假期。有一位患者因為疫情常常緊張的睡不著,焦慮的老毛病又犯了——喝酒。【詳情】
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斷關注手機和電視裡有關“肺炎”新聞,越看越害怕……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很多公眾也表現出了焦慮、擔憂甚至恐慌的情緒。這些反應正常嗎?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又該如何調適? 疫情對公眾心理影響有四種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南京醫科大學教授鄭愛明告訴記者,疫情對公眾產生的心理影響一般有四大類,具體為: 焦慮。【詳情】
2月3日,2020年春節延長假期正式結束。在新型冠狀病毒威脅的籠罩下,人們普遍宅在家裡的時候,一些人卻要返崗復工。【詳情】
連日來,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數量還在不斷上升。確診人員該如何排解心理壓力?一線醫護應該如何在心理上保護自己?普通大眾又應該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心理危機?記者採訪了多位心理專家,請他們給出了一些實用的心理自助“藥方”。【詳情】
偏頭痛對生活有很大影響,多起於青春期,少部分可在兒童期發病,到中青年期達發病高峰,這個年齡段發作頻繁,症狀劇烈。 偏頭痛特別偏愛女性,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3倍。【詳情】